据了解,在众多节能减排的政策工具中,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近年来备受关注。在国际减排承诺和国内资源环境双重压力之下,中国于2011年底启动了“两省五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分别为:湖北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天津市和重庆市,并计划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于2016年启动全国碳市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中国七个试点虽然数量少,但体量大,在国内具有一定代表性,体现了新兴经济体不完全市场的特征和规律。据易碳家了解到,由于七个试点横跨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差异较大,制度设计体现出一定的区域特征。湖北注重市场流动性,北京注重履约管理,上海注重履约率,深圳注重市场导向,而广东重视一级市场,但政策缺乏连续性,重庆企业配额自主申报的配发模式,使配额严重过量,造成了碳市场交易冷淡。这些都为建立全国碳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碳交易试点区域总体特点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制度设计体现了我国不同发达程度地区的不同特点,为全国碳市场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丰富经验,同时也体现出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第一,政策先行、法律滞后。各试点重点围绕碳市场的关键制度要素和技术要求,充分发挥行政力量,在短时间完成了关键制度设计,启动了碳交易,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第二,在覆盖范围上,只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同时纳入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体现了电力行业不完全市场的特点。据易碳家了解到,控排企业的排放边界主要是以企业组织机构代码为准,在公司层面而不是设施层面界定。由于试点区域经济结构差别大,覆盖行业广泛多样,包含重化工业,同时也包含建筑、交通和服务业等非工业行业。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第三,在配额总量和结构上,各试点将总量设定与国家碳强度目标相结合,充分考虑经济增长和不确定性,进行总量设置。同时,通过柔性的配额结构划分,以及配额储存预借的跨期灵活机制,以适应高经济增长和不确定性的特征。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第四,在配额分配机制上,通过免费分配与拍卖相结合、历史法和标杆法相结合、事前分配与事后调整相结合的“三结合”方法,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数据基础薄弱、控排主体环境意识不强、参与碳市场积极性较弱的问题;另一方面,为政府留下了较大的管理空间和手段,平衡了经济适度高增长和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第五,在抵消机制上,允许采用一定比例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用于抵消碳排放,同时充分考虑了CCER抵消机制对总量的冲击,通过抵消比例限制、本地化要求和项目类型规定,控制CCER的供给。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总体上看,七个试点的制度设计体现出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TS)的广泛性、多样性、差异性和灵活性,从而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ETS相比形成自己的特色,但也为今后与发达国家ETS的链接带来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