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除了7大碳市场试点省市外,非试点省市也将是全国统一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现实问题就是,非试点省市大多并未建立与碳排放相关的统计、报告和核查体系,所在地企业的碳排放控制能力尚待加强。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6月30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确定了2020年和2030年的行动目标。根据文件,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预计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按照这一要求,到2020年我国应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这意味着,留给非试点省份的参与时间已经十分有限。同样,企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市场主体,在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承担社会责任上理应不能缺席。
在第三届“生态文明·美丽家园”2015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上,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碳市场管理部副主任张昕表示,在碳交易管理的国家层面上,主要是在世界银行[微博]的资助下开展国家碳交易的机制设计;在地方政府层面,主要是组织地方开展全国碳交易市场的相关能力建设工作,包括地方相应的政策法规的机制准备;在企业层面,强调企业对于碳排放管理能力的建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着手建立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工作机制,加快碳排放权交易核查体系建设。目前,发展改革委正会同地方有关部门对本地区具备条件的第三方核查机构进行摸底,将筛选一批经验丰富的机构为重点企业碳排放进行核查,同时深入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能力建设培训,以切实提高各方对碳排放权交易的认识水平和参与能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碳市场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减排而非交易,但是只有活跃的交易、充足的流动性才能发现公允的价格,才能实现减排成本的最小化。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碳市场的存在或许并不只是一个刚性的约束,它或将也是个机遇:未来,节能减碳能力也将是企业新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