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目前已启动了包括广东、北京在内的7个省市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为今后“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有益探索。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北京于3月28日率先启动成为碳交易试点的城市。根据《北京试点方案》,北京市计划所有强制市场参与者将被设定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和分配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并实行强制市场参与者排放报告制度。本次碳交易主体的界定,600余家企业(单位)被强制纳入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在碳交易分配额度方面,配额分配是难题之一。方案称,配额分年度发放,“十二五”期间,除免费发放的配额外,政府预留少部分配额,通过拍卖方式进行分配。有分析认为,北京市虽然率先迈出碳交易试点的第一步,但尚面临很多艰巨的任务,譬如,涉及的行业众多,规范碳交易试点监管的难度就非常大。监管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难题。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战略中心博士骆志刚告诉南都记者,他参与了由广东省发改委推动的“广东省碳排放交易机制设计及高碳行业优先探索”系列研究项目,他们正在对电力、建材、化工等行业核算碳排放强度,接下来在这些行业内部将碳强度分配到具体的企业。也就是说,广东选择在电力、建材、化工行业启动碳交易试点,同样也面临监管难题,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