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就会很容易出现供不应求或是供大于求的情况。綦久竑说,无论是市场供不应求或者是供大于求都是买卖双方博弈产生的结果。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可通过市场自身调节和企业需求调节等方式进行应对。当碳价在高位运行时,企业可采取加大减排力度等措施,一方面减少自己对碳配额的购买需求,另一方面结余的配额可供出售,为企业增加资产。綦久竑同时解释道,如果出现极端情况,如当市场出现碳价大幅上涨,主管单位也会进行适度的市场干预,以保证市场正常运行。同时,如果有多家企业的碳排需求超出,市场上出现碳配额供不应求时,政府也有会相应的调控,会有一些储备配额,能够保证各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同时,业内专家说,碳交易市场很难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因为碳交易市场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排放量,调节配额,一旦出现供大于求则说明了通过碳交易市场很好地实现了减排,因此才会出现配额富余。
总之,碳交易市场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易市场,除了遵循市场原则以外,还更加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调控和干预,才能在不影响行业的正常发展时又降低排放量。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认为,衡量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不是成功,是看企事业单位的碳排放量是不是降下去了,而不是市场交易量的大小。比如日本东京都的碳交易,虽然量不大,但企业都能超额完成减排任务,这就是一个健康的碳交易市场。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文章来源:节能与环保(2014年1月第1期)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