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碳交易市场,市场参与者也从最初的国家、公共企业向私人企业以及金融机构拓展。在这个目前规模超过600亿美元的碳市场中,交易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边是各种排放(减排)配额通过交易所为主的平台易手,而另一边则是相对复杂的以减排项目为标的的买卖。前者派生出类似期权与期货的金融衍生品,后者也成为了各种基金追逐的对象。而且,这一市场的交易工具在不断创新、规模还在迅速壮大,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不久的将来碳交易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
预计2008-2012年间,全球碳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赚钱投资空间巨大,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碳的赚钱方式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一个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超标了,那么它必须掏钱从其他低排放的企业购买碳减排指标,这便是通俗意义上的碳交易。碳交易的概念其实很简单,企业如果狠抓环保,减低了碳排放量,那么就可以把配额卖给那些排放量超额的企业,这样就能调动企业减排的积极性。少排的企业可以通过“卖碳”在交易市场获得现金,这些钱可以投入到进一步的节能改造中,也可以用在其他领域,即“多排者多付费,少排者赚到钱。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所谓碳减排指标的交易,简单地理解,就是一方向另一方购买碳减排指标。在当前这个阶段,绝大部分的购买者都来自发达国家。之所以会形成这样一个单边性的市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根据《京都协议书》的规定,发展中国家获得了较多的减排配额,而发达国家的减排配额少。由此,先发达国家就通过交易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减排任务。(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