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召开“生态文明和自愿碳市场建设研讨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研讨会上获悉,目前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正在探索推进自愿碳市场建设,目前湖北已开发了“神农架碳汇标准”,设计了“武汉低碳生活服务平台”等。其中,“武汉低碳生活服务平台”的建设,正在和软件公司等接洽研究。
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参会专家等均表示,推进自愿碳市场建设的关键是创造多种形式的需求。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目前,湖北碳市场自4月份开市以来,累计开户已达到885户,其中省外投资人占比超过一半,吸引省外资金超过5000万元。据湖北省发改委气候处处长田啓介绍,截至10月24日,湖北碳市场交易总量已达581万吨,占全国碳市二级市场交易总量50%。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自愿市场建设的关键在需求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目前,国内自愿碳市场的发展仍在较为初级的阶段。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湖北在自愿碳市场建设方面,尚处在探路和设计阶段,目前国内对于自愿碳市场的一些探索,多难具有持续性,尚未形成一种商业模式和成熟的运作模式。他认为推进自愿碳市场的关键,在于创造需求,平台和形式等只是技术问题。当下他们也在做一些积极的推广尝试,包括碳交所出资赠送景区门票等。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以及武汉市发改委气候处处长田雁等均表示,在自愿碳市场建设方面,最重要的是多种形式创造需求。何建坤表示,自愿交易碳市场发展顺应了保护地球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潮流和社会转变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趋势,势必有强大的生命力。当下应该多种形式创造需求,激发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的责任意识和自觉参与行动,比如社会名流的表率作用,私人汽车“碳中和”,车上贴“标识”等。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何建坤还建议,创造和整合对社会和公众有吸引力的供应,突出项目CCER的促发展、惠民生、保环境的协同效益,湖北地区可以宣传神农架森林保护增加碳汇的CCER的收益,能进一步促进当地脱贫,更好保护生态;碳交易所创新管理和交易方式,创新供应与需求的对接方式,比如“碳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碳中和”标识等。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