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德双方磋商后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重点实施
试点区域
碳交易等合作内容。
《合作纲要》指出,双方在国际气候保护倡议框架内,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立
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等更高目标作为双边合作项目重点。
双方重点合作领域是支持实施试点区域排放交易、国内排放交易体系能力建设和咨询、建筑减排、低排放和高能效交通、电动汽车、制定低碳战略等方面加强能力建设。
此外,双方将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框架下就清洁空气、可持续城镇化、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等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议题深化合作。
双方致力于推广高效环保技术,完善环保标准的透明度、相关要求和兼容性,保证企业公平获取国家扶持,公平参与公共招标。促进双方循环经济和环保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截至目前,国内7个碳交易试点已全部上线,累计配额总量约12亿吨,控排企业约纳入2000余家,是继欧盟之后的第二大
碳配额交易体系,但国内目前碳交易市场并不活跃。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日前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将继续支持试点规范发展,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推进全国统一
碳市场建设。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国内碳市正处于初期,未来随着政策和法律的逐步完善,将日渐开启。除从事碳排查、
碳计量的
碳资产管理公司、
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迎来大量市场需求以外,为企业提供
合同能源管理的
节能服务公司以及拥有
碳捕集等技术和相关商业模式储备的环保企业也将迎来“春风”。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