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消息,9月5日,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举行了境外投资者参与深圳
碳排放权交易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意味着深圳碳交易市场将成为中国首个引进境外投资者的市场。2014年8月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批复同意境外投资者参与
碳排放权交易,深圳碳交易市场向境外投资者开闸。业内人士认为,境外投资者先进的
碳资产管理经验及丰富的市场交易经验,将为深圳管控单位应对碳管控压力、实现排放下降目标提供更多专业服务。境外投资者直接参与碳交易,也将有利于促进深圳
碳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发现和释放碳
价格信号,引导管控企业积极投入节能减碳投资,为
低碳经济转型和
节能减排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深圳市政府相关人士在上述发布会上表示,深圳碳市场在国内首家获准引进境外投资者,体现了国家对建设生态文明和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视,肯定了深圳碳市场进一步国际化的方向,也反映了深圳碳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吸引力。深圳碳市场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建设更加健康、透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碳市场。
受益此项政策的交易
平台——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注册地在前海,此项政策也是前海金融创新的一个组成部分。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相关人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项
试点落地后,境外投资者可以外汇或跨境人民币参与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将极大促进前海碳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并可以此为蓝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广到前海其他要素市场建设。”
上海碳市场引入机构投资者
解放日报消息: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
环交所”)日前发布《碳排放交易机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以及《机构投资者
开户指南》,意味着上海碳交易市场正式向机构投资者开闸。至此,国内七个试点碳市场全部完成对社会投资者的开放。
相比国内其他六个碳交易试点省市,上海碳市场是此前唯一一个不对社会投资者开放的市场。“投资人进入交易市场是一般规律,但引入机构投资者要有明确目标、风险控制以及分析过程。在这个新兴的政策性市场的探索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步骤。”上海环交所总经理林健说。目前,恰逢上海碳交易第一个
履约期完成,引入机构投资者的时机似已成熟。
此次上海碳市场既然选择了对机构投资者开放,其“门槛”设置并不算高,对机构投资者的注册资本金要求仅有100万元。相比之下,目前,对机构投资者资金要求最高的是天津市场,最低注册资本金为五千万元,不过也有深圳、湖北两地市场,暂时没有注册资本金的要求。此外,根据开户文件要求,机构投资者必须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外资机构暂时无法进入上海碳市场。
林健解释,机构投资者进入碳市场的门槛应该在专业性而不是资本规模,因此设置相对较低的注册资本“门槛”,目的是欢迎更多合适的投资机构。而从谨慎的态度出发,上海碳市场将暂时先对国内机构开放,后续再“一步一步来”。 (蒋娅娅)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