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易碳家了解到,在国内现有的七个试点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5处迎来首个履约期。但仅有上海、深圳试点在法定期限内完成履约,其他三地均延后。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北京碳市场于6月27日正式结束履约,但未公布最终的履约情况。此前,根据北京市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试点的履约时间为6月15日之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6月30日,上海和深圳两地履约完毕。上海市发改委分别发布公告称,上海碳市场191家企业已100%履约。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6月30日也是深圳碳交易履约期的最后一天。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于当日发布消息称,截至2014年6月30日23时,该市已有629家管控单位通过注册登记簿系统提交足额配额,完成履约义务;并公布了履约企业名单。深圳纳入碳交易的企业共有635家。
天津和广东分别将履约最后时间推迟至7月10日和7月15日。
对于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这五个即将履约的市场而言,履约标志着碳市场首年运行的结束,也是一次对市场设计的最终总结和考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与履约相关的约束机制,也面临着考验
据易碳家了解到,由于目前各试点均依靠本地法规对碳市场进行规范,因此惩罚力度也受制于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约束力度较小。即使加上了信用记录、扶持政策等综合惩罚机制,对于部分企业仍存在“履约不如罚款”的情况。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仅从未能足额清缴的罚款来看,深圳管理办法规定企业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足额配额或者核证自愿减排量履约的,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交与超额排放量相等的配额;逾期未补交的,由主管部门从其登记账户中强制扣除,不足部分由主管部门从其下一年度配额中直接扣除,并处超额排放量乘以履约当月之前连续六个月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平均价格三倍的罚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超额排放企业的遵约成本高而违约成本较低,如何运用综合措施奖励先进企业、约束超额排放企业,将成为这个履约季最重要的问题。而在出现拒绝配合的企业时政府如何表现,将是一次对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的考验,也是国内正在起步的碳市场将要面临的第一次市场信心大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2013年以来,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湖北、天津、重庆7个省市开始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总量规模近8亿吨,覆盖企业约2200家,配额量占各地区排放总量的30%~40%,试点期至2015年结束。(完)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