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易碳家了解到,去年6月18日,深圳碳交易市场正式开始交易,成为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首个吃螃蟹的先行者,其后不到半年,11月26日、28日,上海和北京的碳交易也相继启动。加上日前刚刚开启碳交易的广东,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体系基本一致,将碳排放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根据控排企业历史排放水平与行业生产基准水平来确定各个企业的年度碳配额。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不过,仔细对比四地的交易模式,发现仍然保留了一部分地方特色,北京在线上交易之外还发布了场外交易细则,推出了场外交易模式;上海则率先出台碳排放核算指南,采用历史排放法和基准线法测算配额;深圳首次明确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碳交易;广东则在全国率先设立有偿配额的试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在业内看来,逐步进入轨道的北上广深碳交易市 场不论从交易模式还是交易价格上都会为其他想要开展此类交易的城市形成借鉴样本。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北上广深四个具有如此巨大减排压力的城市如果通过建立碳交易市场都能有效节能减排,对其他城市的激励作用肯定更大。目前各城市间在具体交易规则、企业配额标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异,也体现出不同城市对于本地企业的地方保护倾向,如果真正要实现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形成全国联网制度,各地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形成统一的标准,打破地方保护都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即便如此,目前通过市场激励企业节能减排迫在眉睫,各地压力巨大,因此基本建立全国联网的碳交易体系,更好的促进企业转型、绿色发展需要在5-10年内尽快完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