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碳排放权交易
试点自2011年启动以来,各项工作也进展顺利。迄今为止,各
试点省市已圆满完成排放数据的首轮核算、报告和核查工作,并将排放配额分配到企业,建立了各自的交易所,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交易细则。
中国的
碳交易试点仅包括七大温室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通常覆盖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60%,涉及电力行业和钢铁、水泥、石化等重工业行业。由于电价在中国受到严格调控,发电企业无法将碳成本通过
价格传导来促进需求侧管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
碳交易试点除要求发电企业提交排放许可之外,也要求用电客户提交排放许可,但这样可能存在双重核算的问题,使得碳核算更加复杂。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虽然七个试点省市中还有两个尚未启动交易,但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着手研究下一步的工作。
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的发改委已签订备忘录,同意联手研究跨区域的排放交易。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部门也开始研究探讨全国的交易机制。
据发改委介绍,下一步将从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试点示范工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编制完成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系统提出我国2030及2050年低碳发展路线图。同时将研究制定并完善支持试点示范的产业、财税、投资、金融、技术、消费等方面配套政策,加大对试点示范工作的支持力度,并研究提出低碳城市、园区、社区和商业等试点示范建设的规范和评价标准,研究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完)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