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易碳家了解,目前,碳排放交易制度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政策工具,它同时也是环境公共治理框架的一部分。碳交易简单来说,就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其交易市场被称为碳市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当前,由于能源结构优化、新能源技术被大量采用,同一减排量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成本,这就形成了价格差,也为碳交易提供了市场空间。根据测算,过去4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达每年500亿欧元,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总额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并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
随着我国的碳排放交易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会加入到碳排放交易中来。整个碳排放金融的市场规模并不会有巨大的增长,但活跃度将会有很大提升。尽管国家只批准了7省市试点,但是其他省市进行碳排放权交易尝试的大门也并未关闭。一些地方即使没有列入国家碳交易试点的范围,也可以在省内进行碳排放交易。业内专家表示,只有各省先行先试,未来才能在全国统一的市场建
成后,进行跨省以及全国大范围的交易。透过碳排放交易的“市场版图”可以看到,碳排放交易不仅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还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促进节能减排的倒逼机制。虽然目前国内碳交易量规模有限,但是巨大的减排空间和碳交易具有的独特金融属性和强制性,将使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从国外发展碳交易的经验来看,这是一种综合减排成本较低的市场手段。可以肯定地说,随着国家开发碳交易进程的逐步深入,碳交易将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推手,国内碳交易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目前国家层面正在部署开展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世界银行支持中国开展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目前项目已经确立,正在招标。现在正在研究设定全国的碳排放总量,同时研究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在总量控制基础上确定全国的碳交易总量。据了解到,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即将建立的全国碳交易市场。这一体系一旦建立,将有望让全国的碳金融真正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