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太复杂了,除了观念新,还有很多具体的细节要一一敲定。在正式进行碳交易之前,要做非常多的工作,上海和深圳前期出台了很多规则,包括分配、核查、交易所规则、管理办法等等,哪一个环节少了,交易市场都很难运行启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观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节能减排需要建立资金机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我国每年节能减排的市场需求都在上万亿元,如果短时间内完成技术改造,完成低碳发展项目,仅仅靠政府的资金,是杯水车薪。所以要建立一个资金机制。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就是建立资金机制的一种方式,碳交易市场的启动不仅是让企业能够实现低成本减排的目标,更是形成了一个有效的融资机制。让社会资金参与到这个机制当中来,尤其是金融部门,这样碳市场的活力就会更大。同时,要增强市场流动性,如果碳交易市场不活跃,那么这个市场前景依然不乐观。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 财政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主任 / 陈欢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试点的最大价值是试错
敲锣仅仅是第一步,上海试点最大的价值在哪里?我认为是试错。试错了之后要改,通过经验的积累逐渐完善市场体系。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的挑战。比如投资环境。如果说碳市场只是排放主体之间的相互购买,就不会成为一个金融工具,就无法形成一个大市场。第二是履约风险。明年履约的时候,可能有一些企业超出配额而不去清缴,那怎么办呢?我们有相应的管理办法。上海覆盖的多为大企业,这些企业会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意识,如果不履约,除行政处罚之外,还会对企业曝光,计入征信系统等等。另外,经济复苏之后,会不会全面配额紧张,或者经济不景气,会全面富裕,造成碳价为零,这都是可能发生的风险。这就是试点的价值,我们要发现当中的问题,然后改善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 / 倪前龙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