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设置在国际上的通常做法是:向后预测未来10年或20年内的
碳排放绝对总量。然后根据总量限制与预测的排放总量之间的差额,也就是需要实现的减排量,确定每年的减排目标。
这种做法对中国来说却不适合:第一,中国向后预测GDP或碳排放总量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第二,这种向后预测的方法封死了中国管制行业额外增长的空间。除非中国GDP和碳排放总量的预测极其准确,预测的总量恰好满足中国经济增长的需要,否则经济增长的需求会被抑制。这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需求和国际减排义务严重违背,是不可行的。
因此,建议以划分存量和增量的方法来进行总量设置。这种方法的做法是:首先选择一个年代作为基准年,然后以基准年为界线将基准年之前已经运行的设施排放的温室气体称为存量,基准年之后运行的设施排放的温室气体称为增量;对存量部分实行总量控制与交易,因为存量是绝对量,而且不会增加;对增量部分采用较高的基准线,如技术标准,降低新增设施的碳排放强度;再规定若干年后,增量部分将转化为存量,接受总量控制。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配额分配的方式通常有3种,即免费或
拍卖,或者是两者结合。除了RGGI,所有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初始阶段的配额分配都是免费的。据易碳家了解到,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是:免费分配可以减少管制对象的阻力,可以减轻排放转移的影响,能够在初期促进流动性。因此,从增强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可行性以及减轻
履约成本来看,中国在初期只能选择免费分配。
免费分配的方法需要确定基准方法和基准年。免费分配的基础方法通常为历史排放法。
灵活履约机制是指在不影响排放交易体系环境完整性的前提下,为了降低管制对象的履约成本,增强
碳交易体系对非
碳交易体系覆盖行业的影响,减轻排放转移现象的发生而设计的灵活履约机制。柔性机制在稳定碳
价格、降低履约成本、限制排放转移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内容来源于易碳家授权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paifang.com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