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碳排放交易”,通俗地说就是“给空气定价”,给每个企业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少排放的部分可以到碳交易市场上卖;相反,如果某企业碳排放超过配额,则要花钱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根据湖北省碳排放交易试点方案,试点期间仅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年能耗6万吨标煤以上企业强制性纳入碳交易,主要涉及钢铁、化工、水泥、汽车制造、电力、有色金属、玻璃、造纸等高能耗行业,共有150多家企业超过该门槛,它们占全省碳排放35%、占全省工业企业碳排放的52%。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此外,年能耗8千吨标煤以上企业强制性提交碳排放报告,分批次逐步纳入碳交易。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试点期间配额免费发放,交易定价以市场为主导、政府调节为辅。
省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田啟介绍,目前全国7个试点省市公布的方案中,湖北碳交易门槛是6万吨标煤,北京、深圳是1万吨二氧化碳,约合不到5000吨标煤,上海、广东、重庆是2万吨二氧化碳,约合不到1万吨标煤。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齐绍洲说,这个门槛是符合湖北省实际的,湖北是唯一的中西部试点省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偏重,湖北探索出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协调发展的道路,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更有示范意义。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企业不了解配额难确定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田啟直言,目前我省试点碳交易存在五大困难:首先是企业积极性不高,担心增加企业成本;其次,行业、企业碳排放基础数据不全;计量、监测有很大难度;配额总量和分配也很难把握,发多了发少了都不利于环境改善和经济增长。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根据我省碳交易试点方案排出的时间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我省推进碳交易的工作紧锣密鼓:3月,由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牵头组建碳排放交易中心;4月,摸清行业和企业实际排放、减排、能耗情况;5月,设计碳排放报告系统、注册登记管理系统、电子交易与结算系统等;6月,试点企业配额分配、发放;8月,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齐绍洲教授“开导”企业,碳排放权不是负担,反而是稀缺资源,越早参与碳交易的企业越主动,可以抢得先发优势,参与制定与完善规则,储备人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他说,碳交易是大势所趋,家乐福、沃尔玛等全球零售巨头已经对供应商实施环境认证,达不到其节能要求的企业不能进入采购体系。以后,商品在价签之外还将有一张“碳标签”,要标示其整个“生命周期”(即从原料、制造、储运、废弃到回收的全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足迹”,从而引导消费者的选择。还有发达国家酝酿对进口的高碳产品征收“碳关税”。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