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碳市场在设立之初已认识到供给刚性的问题,通过与《京都议定书》下的灵活履约机制(CDM、JI等)链接,建立作为配额交易市场补充的抵消机制,也就是“柔性机制”,通过引入替代商品的做法,为EUA的供给增加一些弹性。二期(2008-2012年)以来,又引入配额跨期存储机制,允许企业在二期获得的EUA及部分CER/ERU存储到三期(2013-2020年)使用,一定程度上化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解了刚性供给的问题。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然而,据易碳家了解到,CER与一般商品市场中的互补类替代商品不同的是,CER相对于EUA的替代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当EUA供应不足,价格上涨时,将带动CER价格上涨,CER供应增加;但当EUA供应过量时,CER价格的下跌却不能引起供应的减少。显然,当配额市场供大于求时,这种“柔性机制”毫无效果。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欧盟的有关分析显示,截至2012年底,包括EUA结余及CER/ERU最大置换量在内,最多可高达27亿吨,供应过量远超一期末(2007),EUA价格虽大幅深跌,却基本维持在7-9欧元区间内波动,并未出现如一期结束阶段那样,暴跌至零欧元。这其中,作为柔性机制的配额存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二期的配额可以存储至三期(2013-2020)使用,延长了配额及减排量的保鲜期。
在总体供应过量的背景下,排放企业的跨期配置、金融机构提供的风险管理产品以及投机类资金的参与形成了在欧盟碳市场二期的阶段性走势。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可见,在欧盟碳市场中,跨期存储作为市场供需调节的柔性机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其容量是有限的,一旦供给过剩超过对冲需求,价格将迅速崩盘,直至吸引投机类资金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