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贸易壁垒阻力转化为塑造国际竞争力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马志刚2012-04-06 10:59

近期,一些发达国家对其进口的产品提出了“碳关税”、“碳足迹”之类要求,所谓“绿色壁垒”盛行一时。这个令人关注的新变化,在向我们相关行业发展提出挑战的同时,客观上也形成了某种倒逼机制,迫使我们必须加速向绿色增长转变,以适应形势变化,把贸易壁垒的现实阻力转化为塑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重要推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绿色壁垒”是一些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制定标准、规则等形式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一种措施。但从其实际操作看,目前表现出明显的借“绿色”生事、以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特征。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这一壁垒形式愈演愈烈,已给国际贸易蒙上一层厚重的阴影。欧盟对区域内经停航班征收碳排放费,澳大利亚通过对碳排放征税的法案就是例证。绿色增长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谁也不能阻挡的。发达国家正是抓住这一契机,将“绿色壁垒”作为贸易保护的武器,阻挡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发展,以期巩固和扩大自身科技经济优势,强化其在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这是当前“绿色壁垒”盛行并可能继续蔓延的深层原因。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如今,中国经济早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如果不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趋势,及时做好自己的事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绿色增长,对外贸易的发展空间就可能受到进一步的挤压,甚至会拖经济长期持续平稳发展的后腿。有分析表明,航空“碳税”不仅会对欧盟以外的航空业及与之紧密关联的燃油、旅游等行业形成较大冲击,而且可能沿着产业链条将增加的成本转至货物贸易领域。另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到国外环境保护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说,抓住绿色增长新机遇,靠自主创新生产出越来越多的绿色产品,是我们有效避免“绿色壁垒”负面影响的根本途径。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进一步看,现在全球正面临粮食、燃料和融资三大危机,可持续问题尤显突出,绿色经济、低碳技术在世界科技和产业调整变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把绿色增长作为未来经济转型的主要目标之一。前不久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和博鳌亚洲论坛,都不约而同地将绿色、可持续作为重要话题。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不少国家在应对政策上都更加注重凸显“绿色”理念及内涵,实施“绿色新政”,并以此来谋划后危机时代的发展。美国提出将传统的制造中心转变为绿色技术发展和应用中心,在2015年前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量提高到100万辆;英国把绿色经济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制定了以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为目标的绿色计划;日本提出到2015年将环境产业市场规模扩大到100万亿日元,并将该领域就业人员增至220万人。这些动向无不提醒我们,绿色增长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抓住先机、推进我国经济尽快实现绿色增长乃当务之急。尤其是眼下,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延续,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更趋复杂,“绿色壁垒”等贸易保护主义变种陆续冒头和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形成的压力更为突出。能否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抓住绿色增长大趋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也正是我国经济突破“增长极限”的关键所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实现绿色增长应牢牢抓住两点。一是牢牢抓住“绿色”需求,加快促进技术进步,催生新的产业,形成新的增长领域,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预计“十二五”时期,我国仅节能环保产业的产值就将达到10多万亿元,增加值远远超过环保投入,显示出新创产出大于绿色投入的良好前景。这一前景应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的高度重视。二是牢牢抓住广大人民群众渴望改善环境质量的迫切愿望。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与人的健康、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息息相关。应当看到,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能源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有所突出,现在一些大城市的灰霾天数已接近全年的30%至50%,优良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普遍诉求。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5000多美元,正在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能否尽快走上绿色增长之路,将直接关系到人们宜居安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围绕上述两点,加快推进我国经济实现绿色增长,迫切需要在结构调整上下真功夫。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继续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后产能。需要强调的是,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具有市场需求广、就业容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等优势,能耗强度平均只有工业的五分之一,污染排放更低。因此,要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与此同时,企业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节能增效水平,积极在绿色增长中捕捉发展机遇,实现做强做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国家发改委 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主办单位:中科华碳(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易碳家期刊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区22楼三层 联系电话:010-51668250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1044150号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