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的通知【办生字〔2020〕98号】

文章来源:未知碳交易网2020-12-02 16:0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内蒙古森工集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司局、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大兴安岭林业集团:
 
2019年,我局及地方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及《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6—2020年)》确定的目标任务,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政策保障,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推进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进一步宣传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方针政策,充分展示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积极营造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氛围,我局组织编制了《2019年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供工作中参考。
 
特此通知。
 
附件:2019年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
2020年11月24日
 
附件
 
2019年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
 
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各地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政策保障,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推进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加强宏观指导,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根据机构改革后的新职责和《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6—2020年)》,制定印发了《2019年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与分工方案》,细化年度任务安排,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启动了“十四五”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要点研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完成了《中国国家自主贡献进展报告》和《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中林业和草原相关内容。
 
二、加强资源培育,着力增加碳汇
 
狠抓林草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生产。印发了《关于推进种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林场发〔2019〕82号)。启动了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2019年,通过国家级审(认)定林木良种34个,生产林草种子4000万公斤,生产苗木377亿株,为高质量国土绿化奠定了基础。
 
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国绿化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全国绿化委员会工作规则》,部署了2019年国土绿化工作。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政策保障,着力推进地方国土绿化事业持续发展。各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河流岸线、公路铁路两侧、机关庭院、部队营区、校园、矿区绿化,国土绿化呈现点、线、面相互连接、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创新推动全民义务植树,新增“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省份5个,试点省份已达15个;建立首批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6个。全国乡村绿化美化取得新突破,制定印发了《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林生发〔2019〕33号),认定了国家森林乡村7586个。全国森林城市建设呈现新亮点,授予北京市延庆区等28个城市(城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国家森林城市(城区)达194个。
 
持续实施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工程。三北、长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扩大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规模2070.42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面积达到1亿多亩。启动了陕西子午岭、内蒙古呼伦贝尔沙地2个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和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持续推进内蒙古浑善达克、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上游、青海湟水流域规模化林场建设试点。各地结合经济发展需求和林草建设目标任务,实施了一大批涉及重要流域和区域的地方造林绿化工程,加快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全面开展森林经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森林经营工作的意见》(林资发〔2019〕104号),实施了中央财政补助森林抚育项目和一批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
 
据统计,2019年全国共完成造林1.1亿亩、森林抚育1.14亿亩,建设国家储备林931.7万亩;种草改良草原3564万亩;治理沙化土地3390万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371万亩。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连续减少,森林、草原面积持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生态状况逐步向好,森林和草原碳汇等生态功能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
 
三、加强资源保护,努力减少碳排放
 
强化林地保护利用、林木采伐、国家级公益林管理。风电场等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进一步规范,全国林地使用总量和森林采伐消耗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状况脆弱区域的森林资源得到切实保护。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常态化监管,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现地核实、档案核实等方式,全面掌握森林资源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依法查处破坏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
 
全面保护天然林资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确定了到2020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的目标任务、重大制度、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天然林保护力度继续加大,2019年,中央财政投入天然林保护资金434亿元,天然林得以全面休养生息。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在11个省启动了第二批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试点。
 
全面加强草原保护利用。进一步明确了征用占用基本草原的条件,严控基本草原的征占用。认真落实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重点天然草原牲畜超载率逐步下降,超载率连续3年低于12%。开展了“绿卫2019”专项执法行动,查处了一批草原违法案件,保护了草原资源。
 
加强湿地保护恢复。出台了《国家重要湿地认定和名录发布规定》(林湿发〔2019〕10号)。编制了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方案、红树林湿地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19年,实施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387个,安排退耕还湿30万亩,恢复退化湿地110万亩;新指定国际重要湿地7处,158处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国家湿地公园总数达到899处,全国湿地保护率达到52.19%。
 
加强荒漠植被保护。深入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出台了《在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进行修建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监督管理办法》(林沙规〔2019〕2号)。2019年,新增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8个,新增封禁面积120万亩,封禁总面积达2610万亩,国家沙漠(石漠)公园累计达到120个。
 
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为全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成立了自然保护地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任务清单,加快完善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启动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试点,东北虎豹等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取得新进展。2019年,新建国家森林公园11处、国家地质公园8处,新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地1处,新增世界地质公园2处。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开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等制修订工作。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专项行动。全国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栖息地保护、繁育救护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加强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加强趋势会商研判、监测预报、检查督导、基础设施建设等防控工作,确保了全国林草防火形势平稳。2019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2345起,受害森林面积20.3万亩,同比分别下降18.4%和14.6%;共发生草原火灾45起,森林草原火灾次数、损失面积保持较低水平。
 
着力抓好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制修订了《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等相关制度。开展了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认真做好林业和草原生物灾害预警测报、综合防治和应急管理。2019年,全国共完成森林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面积达2.82亿亩。
 
通过持续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的保护,有效减少因人为和自然干扰导致的碳排放,为达到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新贡献。
 
四、加强基础研究,强化支撑保障
 
积极开展相关政策研究,密切跟踪《巴黎协定》及其实施细则谈判进程,聚焦我国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组织开展“林业碳汇补偿的政策、机制和途径”等项目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9年,编印了13期《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荒漠化问题动态参考》,为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开展决策提供了咨询。
 
不断加强科技支撑工作,制定了《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管理办法》(林科发〔2019〕13号)《国家林业草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林科规〔2019〕7号),批复建立了12个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发布了第一批50个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名单,成立了10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二批139个林业和草原国家创新联盟。完成了我国草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分析项目。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及其定量分析等研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混合材高得率清洁制浆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4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东北天然次生林多目标经营理论与关键技术”等5项成果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颁布了《桉树枝瘿姬小蜂防控技术规程》等一批行业技术标准。发布了《2019年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办科字〔2019〕99号),指导各地加快生态保护修复和应对气候变化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五、加强计量监测,服务清单编制
 
继续推进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制定印发了《2019年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办生字〔2019〕100号)。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林业(LULUCF)碳汇计量监测成果报告。第二次全国林业(LULUCF)碳汇计量监测已进入成果汇总分析阶段。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开展了草原碳汇计量监测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优化碳汇计量监测顶层设计,制定了第三次全国林业(LULUCF)碳汇计量监测优化技术方案。发布了《竹林碳计量规程》等行业标准,正在制定《草原碳计量监测导则》等行业标准。
 
六、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工作能力
 
实施了2019年度业务培训班计划,不断加强林草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干部培训。在公务员法定培训中增设了“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相关课程;举办了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专题培训班、第13期全国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管理培训班。通过持续不断培训,各地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及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能力得到了提高。出版《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主要文件汇编》,编写了《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知识读本》,为今后干部培训教育奠定了基础。
 
七、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相关工作。为我国与新西兰共同牵头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领域提供了8个最佳实践案例、3个行动倡议,展示我国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成就和经验。积极配合中国气象局,参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相关报告、《IPCC清单指南2019年修订》的评审,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举办了中美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中遥感与森林资源调查技术融合研讨会,分享了成果和经验。
 
积极参与全球森林治理。出席联合国森林论坛第十四届会议,宣布中国实施《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UNSPF)的自主贡献,提交了履行UNSPF国家报告。积极推进《联合国森林文书》履约工作,实施了履约示范单位建设项目,为国内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良好的示范。
 
深化《湿地公约》国际合作。成功申办2021年《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展了“一带一路”湿地保护修复国际合作,举办了“澜沧江—湄公河专项基金项目”湿地保护修复高级研讨会、 “一带一路”国家湿地保护与管理研修班。在乌干达首次举办了湿地保护管理技术海外培训班。
 
深化防治荒漠化国际合作。顺利完成了两年期《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主席国工作,成功举办了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第二次主席团会议、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暨荒漠化防治国际研讨会、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与公约秘书处在宁夏共同建立了国际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中心。
 
积极推进保护野生动植物国际合作。深度参与涉及大象等热点敏感物种的保护国际交流合作,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履约谈判。在CITES第18届缔约方大会,我国提出将白冠长尾雉等物种列入附录的5个提案全部顺利通过。主办或联合举办了“中俄政府间候鸟保护协定第二次工作组会议”“2019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活动”“共同的责任,共同的担当——全链条打非主题边会”等国际会议,为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中国经验。
 
加强林草援外培训工作。2019年共承办31期援外培训班,69个国家891人参加培训,培训主题涵盖森林可持续经营、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等多个领域。其中,“一带一路”国家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官员研修班,埃及等16个国家的42名官员和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分享了我国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经验。
 
与保护国际基金会(CI)和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等国际非政府组织合作,在云南等6省实施了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项目,在退化土地森林植被恢复等方面开展试点示范,引进先进理念,推广先进技术。
 
八、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中央领导同志义务植树、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活动,以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植树节、国际森林日、世界湿地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生物多样性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退耕还林还草20周年等重要节点,组织宣传我国林业和草原建设在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等网站,人民网、新浪网等官方微博及时发布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及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信息,解读最新政策,普及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知识,展示行动进展。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长城》。
 
深入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开展“童眼观生态”活动,组织全国大中小学生参加生态文明教育体验活动。启动“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组织做好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的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活动。
 
印发了《2018年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展示了我国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进展、新成效。
 
在2019年联合国气候大会边会和中国角边会上,分别以“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全球协作和知识分享”和“从绿色碳汇到蓝色碳汇”为主题,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智慧。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