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核算陶瓷企业的碳排放量

文章来源:中创碳投李超2017-09-01 17:52

如何核算陶瓷企业的碳排放量

陶瓷行业是最早一批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颁布《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以下简称国标)的行业之一。去年年底启动福建碳市场在全国率先纳入了陶瓷行业,数量为119家,占总企业家数的43%。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笔者在福建省陶瓷企业的碳排放核查工作中发现,陶瓷企业普遍存在计量监测器具不完善、数据基础薄弱等问题,无法完全满足指南或国标的要求,造成排放量核算困难。现结合陶瓷企业核查经验,从核算范围、核算方法及核查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详细展开讨论,并与国标做相应对比分析,从而对其碳排放核算提出一些建议,对行业MRV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1、核算边界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1.1 核算和报告范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CO2排放源共有三种,一是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主要包括喷雾干燥塔所用的燃煤(多是无烟煤)、烧成窑使用的天然气或煤气、生产用车消耗的汽柴油,其中煤气大多是燃煤通过煤气发生炉自制的;二是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是指矿石、土料、釉料等含碳酸盐原料在烧成工序中高温分解,释放出CO2;三是净购入生产用电蕴含的排放,主要耗电工序,如球磨、制模、成型、抛光打磨、以及产品输送等,但不包括办公、生活等非生产用电。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指南的整个边界清晰明了。明确界定了燃料排放及用电排放,可操作性较强,且不把办公车辆消耗的汽柴油、办公及生活等非生产用电纳入核算范围,做到了“抓大放小”;但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核算较为困难,因为很多陶瓷企业原料净消耗量、利用率、碳酸盐含量均没有测量也没有推算的依据,无法满足核算要求。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1.2 与国标对比分析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国标对于核算边界的界定更全面,沿用了其他行业的模式,包括“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生产系统”。国标的排放源要比指南多,包括购入的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也包括输出的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同时,国标规定在首次核算时,如果过程排放量占总排放量小于或等于1%,当次核算只需单独报告过程排放量,但不计入总排放量,这可极大降低核算工作的强度,有利于核算工作的开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总之,对于核算边界的确定,应以指南为主,并结合国标,做到“抓大放小”。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场核查中,抓住主要排放源,盯住生产用的煤气电;对于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和办公车辆、宿舍、食堂、办公等非生产的排放,建议可依据国标“排放量小于1%”的原则,不计入总排放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2、核算方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和其他行业大同小异,也和国标基本一致,都是通过净消耗量乘以计算系数得出各个排放源的排放量,再加和得出总排放量。其中净购入生产用电蕴含的排放较明确,也无争议;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计算中的系数均为缺省值,也无争议,但对于净消耗量的确定和工业过程排放量在实际核查工作中有一定的难度。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2.1 净消耗量的确定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燃料及原料净消耗量均是根据购入量、外销量和库存量的变化来确定的,这也与国标一致。但对于计量监测器具不完善的陶瓷企业,核算较为困难。主要化石燃料有燃煤、天然气、柴油等,工业生产原料更是达十多种,每种物质的能源流或物质流及计量统计也不尽相同。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2.1.1 气电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天然气用于烧成窑,是煤气的替代品,通过单一管道或车辆输送到企业。和用电一样,企业自主选择供应商的余地基本为零,且其计量统计较完善,通过供应商的结算单基本可判断其用量,不过要注意结算周期的一致性,以及电表的位置和数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2.1.2 柴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柴油主要用于厂区搬运车辆、及燃煤点火,但用量较少,基本在百吨以内。成批次购买,储存于厂区内储油罐,再随加随用;也会直接从厂外加油站加油。购买量都会有较准确的统计,但使用量因厂而异,因为储油罐不一定会安装计量设施。考虑到年库存变化较小,且年用量不大,基本可用购买量来计算排放量,但也要因厂而异。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2.1.3 燃煤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燃煤用于干燥塔浆料的烘干,并通过煤气发生炉自制煤气(煤改气的除外),再用于烧成窑。成批次购买,过地磅储于煤仓,再通过铲车或人工投加于煤斗,也有少量企业用皮带输送机。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购买量可通过地磅做到准确的计量统计,消耗量(每班、每日)大多通过煤斗投加数及斗重估算。煤仓多是半露天堆放,无封闭。库存量变化一靠目测,二靠购买量及消耗量推算,三靠做账抹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对于陶瓷企业是没有一套统一的方式方法,可用于计算燃煤净消耗量的。这也就为核查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根据企业实际,因厂制宜,选取最接近企业实际的数据源,合理判断燃煤消耗量,同时也要注重和其他企业做纵向对比,和以往年份做横向比较。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2.1.4 原料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生产原料有矿石、土料、釉料等十多种,过地磅称重购买,露天或半露天堆放储存在料仓,通过铲车或人工投加到料斗,或者再由输送机送至各个球磨机,制成浆料或釉水,浆料由干燥塔烘干成粉料,釉水直接用于施釉工序。中间的计量点通常有3个,入厂地磅称重结算,投料时铲车或料斗称重,粉料再称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入厂至投料阶段,由于露天或半露天堆放储存的原因,会导致水分变化较大,且土料本身具有高吸水性的特点,且原材料种类繁多,计量统计不健全,等众多因素叠加导致根本无从核算原材料的消耗量。相比较而言,用烘干后的粉料及釉料投加量核算净消耗量反倒更可靠,但仍有少量企业未对粉料称重。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2.2 过程排放量计算系数的确定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2.2.1 原料利用率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指南规定原料利用率是“由企业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确定”。要想精准确定利用率,必须要有完备的计量设施,还要经常做分析统计,而这必然要求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增加成本。再者,利用率要不要考虑原料水分,指南中并没有任何规定。想想一下,你是企业管理人员,你会如何确定利用率呢?好在国标除了“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确定”外,还有90%的推荐值可用。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2.2.2 碳酸盐含量
指南中规定碳酸盐含量应根据相应标准检测再加权计算,且不说如何检测,在消耗量都无法核算的情况下,何来“加权平均含量”呢?另外,指南规定的两种标准均检测CaO和MgO,却没有提及碳酸盐含量的确定。又怎能确定CaO和MgO一定是碳酸盐分解产生的呢?且检测出的CaO和MgO仅是“经过105℃~110℃干燥2 h~3h 至恒重”的试样的含量,这种含量又怎能用于计算碳酸盐含量呢?指南对于这二者都是空白。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国标弱化了检测频次,首选也是按批次检测,但“对于没有条件的企业,宜按年度检测一次”。检测的标准和指南一致,且给出了碳酸盐的计算方法,但仍有不完善的地方,默认CaO和MgO全是CaCO3和MgCO3分解产生的,且默认原料含水率是0,即由CaO和MgO推算出的CaCO3和MgCO3含量便是用于计算排放量的“碳酸盐含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由此可见,无论是指南,还是国标对原料中碳酸盐含量的计算均是不完善的,再加上企业计量器具不完善、分析统计不健全的原因,从而导致过程排放“无从可核”。还是按照“排放量小于1%”的原则,不做核算更为可靠一些。企业应逐步完善计量设施,统计粉料及釉料消耗量,主管部门要明确原料中碳酸盐含量的测定计算方法,还是可以计算出过程排放量的。但这需要时间,更需要靠谱的、懂行的专家来指导参与,保证数据的真实可信。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3、核查注意事项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在企业实际偏离指南或国标,基础数据又很薄弱的情况下,经验就显得尤其重要,要注重与以往年份的横向比较,与同类型企业做纵向对比,结合能耗设施、生产状况,合理判断企业数据的真实性,更加科学的核算排放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3.1 能耗设施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主要能耗设施有球磨机、干燥塔、煤气发生炉、窑炉,这些大家伙真真实实的摆在那,且都与生产规模、能耗水平息息相关。在现场核查时,对这些重点设施要多观察、多询问,并做详细记录,知晓其能耗、物料计量统计状况,将有助于判断数据的真实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3.2 产品产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产品规格不一,形式多样,建筑陶瓷有薄有厚、有大有小,艺术及卫生陶瓷更是“奇形怪状”,这也就决定了每个厂对于产量的统计各有不同,常见的是面积或重量单位,但也有用箱、片、个、或件的。对于产量的核算,碳排放强度的计算,建议至少要有两种单位,如建筑陶瓷要有面积、及重量单位,艺术及卫生陶瓷要有重量、及个数或件数单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同时,核算产量时要注重与窑炉规模的结合,最好分生产线,因为窑炉的规模决定了烧制产品的大小、厚度及样式。这也就意味着,在能源品种不变、及生产稳定状况下,碳排放强度波动较小;与同类型、同规模的企业相比,碳排放强度也会比较接近,并可以此作为判断数据真实性的依据之一。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3.3 纵横相比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和以往排放水平进行纵向比较,排放强度通常波动较小,单个排放源占总排放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但和同类型、同规模的企业进行横向对比,需要广泛的行业数据做支撑,目前是无法做到的,这也为行业碳排放研究、预测提供了方向。通过与企业的交流,经验的积累,也是有一些数据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煤改气”的建筑陶瓷企业,燃煤排放通常占比35~50%,天然气排放一般占比达30~40%,总的燃料排放占比会在75~80%之间,碳排放强度介于40~90 tCO2/万㎡;仍以煤气作为窑炉燃料的,燃煤排放占比处于80~90%,碳排放强度要略高于“煤改气”类型的。当然,这些数据的准确性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尤其是以面积单位核算产量有待商榷,仅供参考。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4、结论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在企业实际偏离指南或国标,基础数据又很薄弱的情况下,循规蹈矩的核查方式会陷入“无从可核”的尴尬境地。在依据指南或国标的同时,要结合核查经验,合理恰当的确定核算边界,做到“抓大放小”,盯住主要排放源,忽略次要因素;核算排放量时,要对重点排放设施要多观察、多询问、多记录,并结合企业实际确定净消耗量及计算系数;同时,也要对排放数据进行纵横对比,合理判断数据真实性、科学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