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在碳达峰
试点城市数字化工作推进会上,发布全省首个城市级
碳预算管理数字化
平台。该
平台由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通过整合区域、行业、企业多维度数据,构建
碳排放目标核定、动态监测与智能评价体系,为城市、企业推进
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标志着杭州在碳治理领域迈入数字化新阶段。
国家发布的《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要求,2025年年底前,指导各地区开展碳排放预算试编制工作;“十五五”时期,指导各地区根据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编制碳排放预算并动态调整。
作为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杭州率先探索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双控机制,依托电力数据覆盖广、实时性高的优势,通过“电-碳协同”模型实现碳预算数字化精准测算。
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杭州全市碳排放强度预算目标为0.433吨/万元,较2024年下降4.7%。至“十五五”末期(2030年),碳排放强度累计降幅预计达16%,降至0.364吨/万元。
此外,平台还建立了不同领域、行业、企业的全层级核定模型。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能源大数据中心工程师赵坚鹏介绍,得益于电力“分钟级”远程数据采集能力,平台可实时测算碳排放量,误差率低于5%,为全域、区域及行业碳排放监测与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平台“碳预算”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前4个月杭州全域碳强度为0.405吨/万元,低于年度目标5.8个百分点。此外,平台选取了年碳排放量超200万吨、碳排放强度0.9吨/万元以上的行业,以及年用能超1万吨标煤的219家头部企业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实时预警碳预算执
行情况。
杭州市发改委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过去碳排放底数难摸清、管理缺抓手,如今通过电力数据反向溯源,政府施策更精准、企业对标更直观,为国家碳预算试编制提供了实践经验,助力打赢‘绿保稳助经济’攻坚战。”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