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首个“零碳”会议落地 通过购买林业碳票碳减排量方式抵消

文章来源:三峡宜昌网郑延、通讯员刘洋2025-05-08 09:54

4月26日至30日,全国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培训班在宜昌举行,经专业机构核算,本次培训共产生36.72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主办方通过购买林业碳票碳减排量的方式成功实现了碳中和,标志着宜昌首个“零碳”会议落地。
 
“零碳”会议又称“会议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购买碳配额碳信用碳汇量,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会议期间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符合国内标准的碳减排额度,从而达到会议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为零的目的。
 
为推广绿色低碳理念,主办方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倡导参与者优先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提供使用环保材料和可重复使用材料;会务用车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尽可能降低活动耗材;避免餐食浪费等。
 
同时,聘请宜昌林业碳票审定核查机构——宜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专业评估,测算本次培训活动产生了36.72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主办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宜昌半山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购买并核销长阳土地岭林场林业碳票碳减排量,实现碳排放抵消,取得《碳中和证书》。
 
“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4月29日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的收盘价,每吨72.99元,本次会议一共36.72吨,就是2600多元。”市林业和园林局总工程师梅朋森表示,这是主办方花“真金白银”买下的碳汇,实现了本次培训的“零排放”。
 
林业碳票是林地林木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将一片森林的固碳释氧功能作为资产交易的“身份证”。林业碳票具有交易、质押、兑现、抵消等多种权能,让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变成了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
 
此前,宜昌已在长阳、秭归试点签发了林业碳票,建立“林业碳汇+生态司法”协同机制。碳票的发放,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碳中和解决方案,也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路径。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