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西安共识”发布!(附共识全文)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碳交易网2023-07-14 07:17

  7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在陕西西安举办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活动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郭芳,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钟洪江出席活动并致辞。
 
 
  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负责同志,生态环境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相关省(区、市)生态环境厅(局)负责同志,高校科研院所等代表参加活动。相关科研机构、企业、个人代表分享了绿色低碳的实践与感悟,并发布了一系列低碳活动的倡议。
 
  活动上,由西北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发布了“肩负责任、共同行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西安共识”,联盟轮值主席高校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宣读共识要点。
 
  共识指出,大学是人才培养、思想引领和科技创新的源泉,在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以本次低碳日活动为契机,聚焦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发挥联盟高校各自优势,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形成建设合力。
 
  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张广清,郑州大学副校长屈凌波,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李建荣,浙江农林大学校长沈希,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庆华,西安石油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木,临沂大学副校长郑秀文,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共同签署共识。
 
  2022年9月,西北大学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发起成立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联盟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浙江农林大学、临沂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郑州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6所高校相继加入。
 
  联盟高校将以西安共识为基础,以“自愿平等、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为原则,致力于充分发挥相关高校基础研究积淀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通过加强资源统筹,开展实质性合作,加大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开放共享力度,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协同构建碳中和领域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育人体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西安共识
 
  ──秉承服务大局理念。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鲜明底色,主动增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与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深度融合,为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坚持开放共享,汇聚科教资源,发挥各自学科优势,进一步推动多技术跨界融合、促进多学科协同攻关,合力推进交叉育人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加快科教协同育人。着眼“双碳”科技创新对人才的紧迫需求,坚持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和造就“双碳”人才,通过联合组建科研和教学团队,将创新资源转化为高质量育人资源,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本科生和研究生多层次培养。
 
  ──深化产教融合育人。积极探索碳中和人才校企联合培养路径,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努力实现校企人才培养有效链接,构建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的培养模式。
 
  ──促进校地融合发展。形成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碳中和关键技术合作集成平台,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对接地方低碳发展与企业转型需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合作共建绿色低碳示范企业,支撑示范城市(群)建设。
 
  ──共同深化国际合作。开展面向碳中和的国家气候治理体系、国际气候合作研究,培养积极投身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专门人才,逐步形成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共性的“双碳”专业人才培养资源综合平台。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建设绿色低碳校园,传播低碳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让践行低碳理念成为自觉行为,积极引导全社会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