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网申霖2023-06-21 09:04

6月19日,由西北大学牵头发起组建的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在榆林召开第一次工作推进会,共同探索产教融合与学科交叉育人模式改革,加大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开放共享力度,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高校力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副市长沈效功、西北大学副校长常江致辞。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临沂大学等联盟高校代表出席。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沈效功表示,榆林将紧紧抓住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关键窗口期,以最优的服务保障,吸引更多更好的低碳零碳负碳科技人才和项目落地榆林,推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希望各位专家以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这个平台为基础,共同来榆林这片沃土来干事创业、创新发展,携手拓展绿色低碳的新技术、新产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常江在致辞中表示,大学肩负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历史使命,西北大学作为陕西地方高校的排头兵更是责无旁贷。西北大学联合兄弟高校召开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第一次推进会,目的在于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联盟的发展方向,探索联盟高校科教资源开放共享的新模式、新路径,促进兄弟高校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形成建设合力,不断推动碳中和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蓝兴英发言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执行院长蓝兴英作为联盟高校代表发言。她表示,将和联盟兄弟高校一道,按照联盟章程确定的任务目标,携手同心、阔步前进,充分依托联盟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勇于担当作为,在广泛传播“双碳”理念、全面培养创新人才、深入技术攻关等方面做表率、做示范,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更高质量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会议审议通过了联盟章程、机构设置以及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学术交流环节,常江做了题为“坚持科教融合‘双轮驱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主旨报告,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院长助理李佳做了题为“低碳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的主旨报告,同济大学碳中和学院副院长陆志波做了题为“同济大学双碳复合型本科双学位培养模式”的主旨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芮振华做了题为“能源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报告,福建师范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主任徐朝斌做了题为“福建师范大学‘双碳’工作探索与建设举措”的主旨报告,浙江农林大学碳中和学院副院长王懿祥做了题为“浙江农林大学碳中和学院建设基础与初步成效”,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系主任杜锟做了题为“临沂大学碳中和学院、碳中和产业研究院建设、发展及其规划”的主旨报告。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专家报告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2021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印发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2022年9月23日,西北大学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发起成立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2023年浙江农林大学和临沂大学加入联盟。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联盟将积极发挥成员高校在碳中和领域的优势特色,协同开展碳中和专业、教材和课程建设,共同探索产教融合与学科交叉育人模式改革,加大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开放共享力度,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高校力量。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