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变化让气候变化成为新的发展机遇

文章来源:大生态金融碳交易网2023-01-09 16:27

2023年1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2023年迎春论坛“新的动荡变革期与中国未来”于线上线下成功举办。这是人大重阳继成功举办2021年“百年变局下的新征程”、 2022年“全球变局下中国如何应变?”两届迎春论坛后的又一场大型迎春论坛。在下午的迎春研讨四环节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刘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关于经济发展趋势和减排、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刘戈:大家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参加我们今天的论坛,刚才几位前面的专家的发言我也都听了,我每天在进行财经评论,所以我可能更多的不是像各位专家那样从理论或者实操的角度去讨论,我想从经济发展趋势和减排、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来谈一下我的看法。
 
过去的几十年以来,我们表达减排更多是从减少污染的角度,后来是气候变化的角度。但治理污染也好气候变化也好,这些事业对推进,和两件事情的密切相关,一个是和国际油价,一个是世界经济发展周期,而且这两个相关是逆相关。也就是如果国际油价上升了的时候,有关新能源的新的投资就上来了。同样经济周期的角度发展也是,如果要是在经济向上走的时候,大家可能就更多的去讨论我们有关能源转型的话题,有关节能减排的话题,一旦经济进入到下行期,变成怎么省钱怎么来,减排对阻力就会加大。
 
我们来判断一下明年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油价仍然在高位,加上地缘政治的原因,包括俄乌冲突的原因,以及美国的货币政策退出的这样的一些原因,可能导致经济衰退,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可能大家对于节能减排的这种现实的这种,需要更多担负成本的这样的一种行为,从全球范围看,可能又会发生动摇。
 
但是,由于这两年疫情,加上美国发起的对中国经济的脱钩,又发生了一个情况的变化。发生的一个变化是什么呢?就是让中国经济的周期和世界经济的周期发生了严重的背离,所以这两天大家也注意到了,由于我们的动态清零的政策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整个国际投行,包括整个的外部世界对于中国2023年的经济,现在看好的非常多,转的也很快,就跟我们的政策一样,我们的政策转的很快,国外的这些投资机构,这些投行他们的观点变得也很快,他们的变化就是由过去前几个月很多看衰中国,现在迅速调整就看好中国。
 
同时,对于美国和西方的经济体,在2023年的经济的状况可能依然看衰的比较多。也就是说这个双重影响,由于中国和世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的防疫政策不同,再加上美国主导的和中国经济的脱钩,这两件事重叠在一起,就让中国经济发展的周期和国际全球其他的主流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这样一个经济周期可能发生了比较大的异步,以前大体还是同步的,这个异步效果非常明显。所以,就会出现两种判断,一个判断就是从国际的环境上来说,可能不论是欧洲也好,还是美国也好,可能在减排的力度上面,投入的资金上面会降低,包括他们履行承诺的做法上面会降低。
 
另外一个判读,对中国来说,明年虽然被看好,但是也是一个恢复期,这个恢复期是不是还会回到像2021年的时候运动式的减排,我觉得也不会了,因为可能运动式减排更多是一种政策表态,现在虽然我们的经济发展被看好,但是仍然是一个复苏期。所以,我觉得整体上来说,对于气候变化,就是节能减排这方面的投融资总体可能会不那么积极。但是,又例外,就是新能源发展。我觉得可能有一个大变化,新能源这块的产业的发展已经跳出了减排的整体发展逻辑。它现在变成了一个资本的风口,原因是它未来的投资方向性不断的被确立。前几年有关新能源汽车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还有很多不同看法,包括丰田在内的汽车企业还在探讨说可能纯电未必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氢电池才是更好的方向等等,现在看这种观点越来越趋弱。
 
也就是说,风能、太阳能,加储能电池,再加上纯电汽车,整个这一套产业体系已经被确立,现在怀疑的声音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它在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不再是成本,不再是为应对气候变化我们不得不做出的一个艰难的选择。如果减排付出的都是成本,对于企业来说,落实到自己的身上是不愿意做的,我要多花钱,所以新能源汽车开始还需要政策扶持,因为你是要多负担了更多的成本。
 
但是,从2022年开始,整个新能源这一套的路径由过去的成本变成了盈利的可能性。无论是和油价的关系也好,和经济周期的关系也好,它的相关性就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在新能源的这一块领域里面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节能减排里面的其他的那些产业和研究也好,和行动也好,它产生了自己单独的运行周期和运行方式。我觉得这个变化可能大家值得去关心一下。
 
在这样的一个变化下面,可能对于众多的企业,它的行为就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所以,我会看到前段时间我们到中关村储能的一个产业协会去参观了一下,我们突然发现,包括以前卖脑白金的,还有干各行各业的,现在都进入到了一个储能的领域里面。因为一旦我们把储能的这件事情解决了,我们中国有无尽的风、光电的资源,我们有无数的巨大的应用场景,只不过是由于这些电的不稳定,所以应用起来,用新能源代替旧能源的步骤不够快,而且还被当成一种成本。一旦储能的瓶颈被突破了以后,整个的行业的逻辑,甚至我们再去应对气候变化这件事的时候,这个讲述的逻辑就会发生一个变化。所以,这个逻辑的变化,就是让整个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由以前的不得已的承担义务的这样的一件事情而变成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和新的发展的这种可能性。所以这一点是尤其需要关注的,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