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炼“氢”:高碳省份如何创造低碳新名片?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李新锁2022-09-05 09:27

  被称为零碳能源的氢能正迎来风口,众多省份摩拳擦掌想占得一席之地。作为能源大省,坐在煤堆上的山西怎样开出氢产业之花?高碳产业如何实现低碳发展?
 
  9月3日,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之氢能经济发展论坛(以下简称“氢能论坛”)在山西太原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政、产、学、研机构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探讨氢能产业之路。
 
  在资源优势上进化
 
  山西焦炭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煤化工产业体量巨大。这为山西发展氢能提供了资源优势。
 
  中国氢能联盟常务副秘书长韩伟表示,山西氢能资源丰富,来源广泛,可再生能源装机量位居全国前列,在清洁低碳氢能供给上潜力巨大,在工业领域也有丰富的应用场景。
 
  山西传统支柱产业煤焦冶电,均为高碳产业。在“双碳”背景下,山西高度关注氢能产业。
 
  “今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将氢能产业链列为重点推动的十大产业链之一,确定了美锦集团、鹏飞集团等产业链企业,众多新能源领军企业抢滩山西布局氢能赛道,氢能产业已然成链。”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说。
 
  在全产业链上布局
 
  近年来,国家五部委相继批复五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23个省出台了金融专项政策。氢能作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已成为能源低碳发展和转型变革的重要方向。
 
  在此背景下,山西正加快布局氢能全产业链。
 
  “《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2022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发挥焦炉煤气低成本的优势,统筹推进全产业、全链条发展。”山西省工信厅厅长武宏文说,山西将依托产业优势,紧扣“双碳”目标,抢占氢能发展先机。
 
  以煤焦大市吕梁为例,1.6亿吨煤炭、3800万吨焦化、35亿立方非常规天然气的产能优势,是当地发展氢能产业底气。
 
  吕梁市市长张广勇介绍,吕梁将依托孝义鹏飞、山西美锦等龙头企业发展氢能产业,打造千亿级氢都,力求成为山西氢能产业供应之港、技术研发之港、装备制造之港,同时布局焦炉煤气制氢、天然气制氢、电解水制氢、煤气化制氢四大链条。
 
  近年来,吕梁已初步形成气、站、运、车全链条集群化发展体系。如今,当地已形成4万吨制氢能力,年内可建成20座加氢站,在城市公交、物流运输等领域已开设8条氢燃料汽车运行线路,多家企业已建设、投产氢燃料整车项目。
 
  不仅是在吕梁,在山西临汾,拥有1000万吨钢、300万吨焦、45万吨高端化工的晋南钢铁集团也在以山西氢能产业链“链主”角色,与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补链强链延链。
 
  晋南钢铁集团总裁张天福介绍,通过焦炉煤气制取的氢气,除了生产化工产品乙二醇,还可以用于高炉喷氢,进行氢气炼铁。其余部分经过进一步提纯到99.999%,用于氢能重卡,实现清洁运输。
 
  除了工业“蓝氢”,晋南钢铁还与中国华能合作建设1300MW光伏“新能源+储能”项目,以期利用光伏发电制备“绿氢”。
 
  在产业生态上提升
 
  作为风口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面临政策、产业生态不完善的现实。
 
  数据显示,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大约有5万辆,中国约1万辆,预计到2030年全球会超过1000万辆,中国将超过200万辆。
 
  面对快速增长的需求,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运营仍面临购置成本高、使用成本高等问题,产业生态亟待改善。
 
  “山西氢能源丰富,煤焦铝冶电等产业可以带动40多万辆重卡的应用场景,形成煤炭物流网络。”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说,借助上述优势,山西要打好“全国最具优势的氢气价格”和“全国最大重卡应用基地”这两张牌。
 
  作为碳排放大省,山西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双碳”。
 
  在申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黄迪南看来,依托氢能,像山西这样的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可在不增加污染物与碳排放的基础上,形成我国新型高载能产业聚集区,打造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制造业、绿色化工、绿色冶金等产业集群。
 
  出于对山西资源和政策环境的信赖,申能集团先后和山西吕梁、长治、大同等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鹏飞集团、潞宝集团等山西企业开展合作。
 
  其间,山西本土企业也在为产业生态贡献力量。作为山西龙头民企之一,鹏飞集团正加快布局氢能产业链。
 
  山西鹏飞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郑鹏介绍,鹏飞集团拟投资780亿元,布局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工艺路线及装备最先进的鹏湾氢港氢能产业园,规划建设20万吨焦炉尾气制氢,5GW风光发电,10万吨光伏发电制氢,10万吨液体储氢和液氢充装站,8万吨有机液体储氢装置,50座加氢综合能源站,30万辆/年氢燃料电池汽车、3万辆/年氢燃料电池工程机械,以及配套电堆、动力系统、供氢系统、锂电池等。
 
  截至目前,各项规划已全面铺开,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对于氢能产业生态,张复明表示,山西明确了氢能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与政策保障体系,发展氢能经济“有明确的愿景、丰富的场景,必将迎来美好的前景”。(完)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