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建有哪些特性?如何加快建设?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李兢2022-07-05 14:1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的多方协同,也需要相应的碳基础设施予以支撑。
 
过去一段时期里,我国在能源、建筑、交通、制造、金融、民生等领域实施节能减碳方案,发起了以智能制造、新能源、节能建筑、低碳行为引导等降碳项目。但这些“刚性降碳”多数是点状、缺乏有机组织的减碳行动,海量投资的价值并未能得到充分体现,亟待通过价值实现引导产业链升级与区域民生改善的“双碳”全局优化机制。因此,围绕碳相关要素聚集与流通的“碳基建”应运而生。“碳基建”破局关键在于发挥“碳”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计量单位的基础性作用,构建提供碳相关要素聚集与流通的底层服务系统。在“双碳”战略实施进程中,碳基建将呈现四个特性。
 
数字性。以碳数据为核心,碳基建是由智慧感知、数据中心、计算平台等功能共同构成的软硬件载体。通过检测采集、筛查整理、路径追踪、度量计价、确权交易等,将现实世界中的碳排放链条分解并映射到数字空间,全流程、高精度地把个人、企业实体的各种行为连接起来、梳理清楚。碳数据反映出资源配置、能源结构、产业布局、生活方式等因素,综合描画社会发展的足迹,能够为有关部门形成碳治理发展路径和症结疏导办法,进而构建决策机制和执行系统。
 
公共性。碳基建将针对碳要素聚集与流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与可信共享能力,面向一切企业和个人碳行为体,提供可及、开放、安全的碳账户服务。企业生产运输、加工制造、能效改善、产业升级中碳排放的变化,个人绿色出行、能源使用、日常消费等碳消费行为,都将记录到各自的碳账户,并通过核查与核算服务进而形成碳资产。碳账户之间的连接,将构建全社会参与、以“碳”作为流通要素的公共服务网络,实现碳排放、碳信用、碳资产的可计量、可计算、可确权、可交易、可追溯、可审计、可监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平台性。碳基建将碳数据、碳技术、碳资本三大要素有序聚合在一个数字空间中,为治理方、供给方、消费方、服务方提供了一个高效便利完整可靠的新型平台。为治理方提供决策地基,根据所辖区域内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以及历史因素形成最优的碳治理实施方案和评估办法。为供给方提供专业支撑,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能源结构。为消费方提供协同计量,以商品和个人、企业行为作为“碳足迹”计量主体,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碳数据计量、核查与互认的统一要素服务平台。为服务方提供实施基础,以金融、咨询、法律等为主的服务方,通过全面、穿透、可信的碳数据平台,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决策准确性。
 
基础性。作为基础设施的一种,碳基建依托我国完整产业链与实体制造优势,支撑全社会低碳治理的基本生态,是链接能源、建筑、交通等各领域实体形态的减碳行为与交易、物流、金融、法律、审计等各类虚拟形态的碳管理服务体系之间的“基础锚定平台”。在此基础之上,一方面,将实体减碳行为关联成碳资产,进而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引导供需双方的资源高效配置、挑选最合适的减碳工程、技术与配套服务;另一方面,将碳服务与我国实体经济自然产生的碳要素相挂钩,提供碳服务产业发展沃土,进而构筑有效的碳交易市场,为我国争夺国际碳定价权提供基础支撑。
 
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一样,碳基建必须由政府主导、企业实施、全民参与、社会监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在国家政策的科学引导下,有序达到社会资源的再配置,不仅实现环境的改善,也取得科技创新、经济竞争力提升和社会进步。抓好碳基建,就是重新梳理与聚集碳相关要素,统筹规范无序的减碳行为,打破碳足迹数据割裂现状,深度赋能各方参与者,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碳的全足迹与全生命周期管理溯源,打通横向与纵向通道,达到产业联动、区域联动。加快推进碳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碳账户的引入和碳数据的治理,便于统筹发展和安全,便于稳中求进、通盘谋划和科学决策,最终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