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解读

文章来源:中国电力网碳交易网2022-05-14 15:30

储能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路线

 
  储能技术的诸多特性使其在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及调度等各个环节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总体来看,电力系统对储能技术的需求可以分为功率服务和能量服务两类。对于功率服务,储能要满足电网的暂态稳定和短时功率平衡需求,因此需要响应快速的如飞轮储能、超导磁储能及超级电容储能等功率型储能技术。对于能量服务,储能用于长时间的功率调节和电能存储,主要应对系统峰谷调节以及输配电线路的阻塞问题,则需要具备一定规模和高能量转换效率的储能技术,如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等能量型储能技术。
 
  为促进储能技术快速发展,国家能源局于2020年12月发布了首批科技创新(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示范项目分别采用电化学储能、物理储能、储热等多种技术类型,并覆盖储能主要应用场景,示范效应明显。从项目运行效果来看,可再生能源发电侧项目实现了与风电、光伏发电联合运行,能够有效增发清洁能源,促进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侧项目既能够削峰填谷又能够参与辅助服务,实现了多功能复合应用,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用户侧项目能够有效调节用电负荷和增加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在为用户节约用电成本的同时,促进节能减碳。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包括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以及储热)达到4575万千瓦,同比增长29%。2021年我国电力储能装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新增储能装机1019万千瓦,同比增长220%。与此同时,在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看到政策的重要影响。由于储能技术成本和市场对其应用价值的支付尚不匹配,储能投资敏感性极强,投资冲动和投资风险长期并存。“十三五”时期,储能经历了最为波动的发展阶段。2017年,储能指导意见应需落地,提升了储能市场应用活跃度,受此鼓舞,2018年我国储能产业呈爆发式增长,当年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88.29万千瓦,国内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也首次突破吉瓦大关。但进入2019年,我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仅为83.8万千瓦。经历了高速增长之后,我国储能技术应用又迅速进入了调整期。2020年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储能作为构建零碳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再次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