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锋:绿色投资应抓牢的六大发展趋势 碳中和路径上的行业预期与市场规模

文章来源:能源基金会碳交易网2022-05-05 15:02

今天主要汇报两项内容,一是对碳中和实现路径上的总体推测;二是在碳中和约束条件下绿色投资的未来趋势。
 
碳中和路径上的行业预期与市场规模
 
到目前为止,中国碳达峰、碳中和下的双碳目标政策体系已初具规模,从顶层设计到涉及的重点行业(包括交通、建筑等相关子行业),已有对应的文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政策体系。从具体路径来讲,当中既存在不确定的实际政策安排,也牵涉技术演进的可能性和执行力度,那么在探究此路径时,需要做一些基本假设。《碳中和经济学》预测,我国碳排放如果在2030年达峰,此峰值大概处于109亿吨左右,其后将逐年递减,迈向净零排放。碳达峰目标推进过程中的制度、体系、组合工具(如:碳税碳交易、技术演进),需在算法下作为结合性因素考虑进来,以达到对目标结果的模拟。我们的模型预测结果显示,碳税碳交易、技术进步三者结合的组合模式有望实现保增长和碳中和的双重目标,仅靠碳税很难达成碳达峰目标,且超高碳税情境下经济增长将面临较大压力。
 
如果将中国的碳中和目标进行阶段分割,可以得出:2030年之前是碳达峰的关键阶段,节能、减排、及电力能源碳中和技术是这一时期的关键技术路径;2030到2050年是碳中和实现的关键时期,能源行业多能互补和零碳技术是关键;2050到2060年是决胜时期,包括非电行业各领域零碳、负碳技术是关键。由于欧美经济体将陆续在2050达到净零排放,比中国早十年,按照目前架构看,技术路径亟需将节能减排与能源降碳技术综合起来,并归置为未来技术演进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过对高碳排放行业、间接导致高碳排放的行业进行综合评估,未来行业潜在的减碳技术路线如下:首先是电力行业,由于产生电力的过程释出巨大的碳排放,对电力能源领域的碳中和将首当其冲。其次是非电能源的碳中和。再者,是减排技术、节能技术。这将体现在诸如二级市场投资中的“风和日丽”(风电、核电、太阳能、锂电池)、氢能、生物质能、碳捕捉技术,甚至未来新型农业低碳排放技术上。研究机构(如:清华大学、国网能源研究院)对未来的预期也有较为一致的方向:在低碳能源转型升级的消费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消耗中的占比将大幅上升,而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明显下降。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要实现如此之大的目标需要的投资规模有多大?我们的得出的一个重点结论就是,从现在到2060年,中国绿色投资或将需要139万亿,以年为单位占GDP总量的近2%,其中达峰阶段绿色投资年化需求约2.2万亿,30至60年绿色投资年华需求约3.9万亿元。投资的版块包括:现行的无碳技术需扩建产能,对传统高耗能、高排放的设备升级、创新减碳技术的研发、未来的产能建设等四个方面。这四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对未来绿色投资需求估算的框架。如果对这个数量级的投资分配的领域进一步拆分,电力领域的绿色投资需求最高,总需求达到67.4万亿元,其次为交通运输领域和建筑行业,总需求分别为37.4万亿元和22.3万亿元。
 
关联上述投资的绿色投资的资金来源与绿色金融接轨,目前对标绿色金融发展领先的区域(如欧洲)我国虽然仍存在差距,但中国在全方位建立系统的绿色金融体系方面已有尝试,甚至包括更细化的ESG的体系,重视程度在快速上升。
 
所以,在以上对双碳目标下大路径的推测中,除了行业层面的具体预算,其实现途径更需要技术的革新、绿色金融、绿色投资手段的辅助,更高地依赖于技术革命带来进步。
 
绿色投资抓牢的六大发展趋势
 
实现碳中和,直观上宛如一次能源革命,实际却是人类社会的自我革命。碳中和目标将引领一种新的约束,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消费产生全面而深入的影响。为此,我们总结出纵观未来趋势的六个方面:
 
一、科技助力。碳中和作为一项广泛的革命,需要依托科技进步这一重大前提。中国现在在全球产业链上已经有一定的新能源优势,而技术领衔则体现在各方面:如何提高光伏行业的电能转化效率,氢能的开发、储能技术的成熟发展,核能的安全利用——归结起来,这是一次能源的科技革命。 
 
二、能源变“轻”。化石能源自工业革命大规模使用以来,整个产业一直呈现出“重型”形态,如果说将来这种资源开采的方式转变成为碳中和情景下由新能源的清洁电力驱动的方式,比如电动车的电能取代了化石能源的消耗,能源的消费变得越来越轻,则整个行业的重心将向电动车此类的制造业倾斜。当能源技术的转变、不断深入地激励制造业,同时也将改变全球地缘性的能源约束,在国内也对区域经济也将有所重塑。
 
三、金融“变重”。由于金融晋级为一套促进碳达峰的工具,其肩负的社会的责任更大,需要考量的因素不局限于财务回报,金融分析与金融目标均增加了实现双碳目标的砝码。其次,中国传统行业中的碳排放大户对应着重化工业,贷款占比大,这些行业在未来面临低碳的转型之时,必将需要正确处理好债务、资产质量等等方面与金融之间的关系。
 
四、商品“再生”。随着社会在朝着节能降耗方向迈进,循环经济变得尤其重要,中国未来会有很多的空间引领产品和资源的再利用,发挥更有效的循环经济机制。
 
五、区域“重塑”。第一个层面是全球的地缘格局会发生变化,当能源从一个资源消耗型行业演变成制造业,必将冲击当今世界能源大国版图,进一步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区域重塑的第二个层面也包括对中国自身产业碳排放的区域性调节,由于产业碳排放分布不均衡,未来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对各个区域的约束力将不尽相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充分认识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优势与劣势,才能确保区域的公平发展。
 
六、消费“低碳”。中国在这方面可参考借鉴该领域的一些成功经验,引导消费者为整个社会的低碳发展贡献自己的个人力量。
 
主持人:市场和企业一般谈到绿色投资的时候都会想到成本的提高,投资绿色、投资双碳是不是意味着要降低回报率?
 
王汉锋:降低抑或提高收益率预期,还是保持不变,应平衡好三个方面。一是碳中和下的绿色发展是一个变化,能够适应变化意味着新的机遇,不适应则是新的约束。二是区分短期和长期,从短期来看,原来没有内生化的一部分成本内生化,成本增加;从长期来看,碳中和路径下的新技术比传统化石能源的技术更优,这对投资收益应该有积极的影响。三是区分好个体和整体,碳中和是人类共同面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提出的行动方案,我们看到新的技术正在因此被开发,那么这个大方向整体上是积极的。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