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基础设施碳排放及锁定效应》报告全文发布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文雯2022-01-10 10:33

基础设施将持续产生碳排放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系主任张强解释,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平均寿命在40年左右,过去建设的和正在建设的基础设施,在未来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这种情况称为“锁定效应”。
 
报告指出,火电、钢铁、水泥和陆地交通运输均是支撑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和部门,近30年发展迅速。全球主要能源基础设施碳排放总体呈增长趋势,2020年全球火电、钢铁、水泥和陆地交通运输部门共排放二氧化碳241亿吨,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0%。受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拉动,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国家贡献了全球大部分新建产能,碳排放增速较快,成为上述主要能源基础设施碳增长的最大驱动力。
 
报告预测,如果全球主要化石能源基础设施持续扩张,持续新建基础设施的碳锁定效应将对低碳转型带来巨大挑战,而碳锁定效应并非一成不变,通过缩短能源基础设施服役年限、降低产能利用率等措施可减少其碳锁定排放。
 
必须扭转建设和投资惯性
 
报告指出,全球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在未来几十年会面临严峻的转型挑战。
 
全球火电行业碳排放量从上世纪90年代的75亿吨增长到2020年的132亿吨,虽然燃煤电厂的碳排放在下降,但依然是当前排放的主体。
 
2020年,全球钢铁行业直接碳排量是1990年的排放量将近3倍。“钢铁碳排放主要来自长流程工序。”张强告诉记者,发展中国家钢铁生产的大规模扩张,是主要驱动因素。
 
水泥行业和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增长情况相似;机动车碳排放量在过去30年间增长了75%,目前,发达国家的机动车碳排放量占主导地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过去30年间,火电、钢铁、水泥行业碳排放分别增长了78%、53%、154%。
 
张强指出,减排压力很大。目前,全球主要化石能源基础设施总体还在扩张阶段。如果不扭转建设和投资惯性,同时又要达到全球净零排放目标,新兴发展中国家新建的化石能源基础设施会面临大规模提前退役局面,造成巨额的资本搁浅风险。
 
在此基础上,报告为全球能源设施绿色转型提出了4点建议:一是需扭转高碳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惯性,避免新的高碳增长带来的长期碳锁定效应,同时降低资产搁浅风险;二是加速能源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和有序淘汰,提升技术和能效水平,降低碳排放强度;三是加大新兴低碳技术研发力度,推进氢能炼钢、碳捕集与封存等减排技术的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四是抓住后疫情时代绿色复苏的发展机遇,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强绿色技术国际合作,构建全球零碳能源体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