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举措不断创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要做好碳排放的“减法”,还要做好生态
碳汇的“加法”。比如,门头沟正在着手开展“
碳汇”试点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进一步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今年,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开展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专项行动,着手“碳汇”试点研究,打造“双碳”示范区。
今年的大兴区“两会”上,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提出,将搭建智慧能源综合管控
平台,建立组团式地源热泵、楼宇式地源热泵、再生水源热泵、太阳能光热等分区供能示范区,全面推广建筑屋顶光伏系统,鼓励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在综保区首期公共库,探讨屋顶光伏连接储能,直接为空气源热泵直流供电的应用场景,打造华北地区能源互联网示范区。公园绿地预留浅层地源热泵地埋管空间,能源站在负荷中心预留用地指标,并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土地上市条件。预计到2025年,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达到20%以上。
朝阳区提出,今后五年,将全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生态获得感显著提升。2022年将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建成坝河滨水空间一期,推进北小河滨水空间建设、通惠灌渠治理。实现温榆河公园朝阳段一期全面完工、东风迎宾公园开园,推进公园开放式管理,新增改造绿化面积1000公顷。
昌平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2022年,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广可再生能源替代,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行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推动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创建一批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