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RP提出气候变化风险研究面临的科学挑战

文章来源:全球变化研究信息中心秦冰雪2021-12-20 17:42

2021年11月22日,“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发布题为《新出现的气候风险以及如何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0 ℃以内?》(Emerging Climate Risks and What Will It Take to Limit Global Warming to 2.0 Degrees Celsius?)的简报,回顾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上,WCRP、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和“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主办的关于气候风险的联合会议会议讨论了温升超过1.5 ℃的风险和后果,以及可以指导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可能转型途径,并要求参会者为学界确定5项优先行动或挑战。该简报总结了会议提出的科学挑战,并提出了需要采取的行动。
 
 科学挑战
 
(1)提高对整个地球系统过程的理解。①改进对罕见复合事件的理解:开展观测研究、过程研究和模型研究,理解和模拟罕见的极端事件与连续不断的气候事件,以及内部变率与自然气候驱动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②提高评估气候风险的能力:需要更好地整合地球系统模型中的相互作用、反馈和恢复力,这对于量化低概率的高影响事件、严重的复合灾害、大规模的极端事件与临界点带来的风险十分必要。③加快南极气候科学的进展:尤其需要关注南极海冰与冰架,因为它们在气候变化下的稳定性及其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仍然存在不确定性。④更好地理解社会制度:促进跨部门、跨地域、跨文化的发展。
(2)改善关于气候和地球系统的信息。①改善区域到局部的气候变化信息:在时间尺度上,对所有相关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更好的观测和建模,并利用古气候和观测资料改善模型。②提高气候预测的质量和使用率,为气候风险评估提供信息:确定安全、公正地保护地球系统以促进人类发展,解决与社会相关的问题。例如,哪些排放途径可保护宜居性和粮食安全;在保持食物和水供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去除二氧化碳对气候有什么影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陆地自然系统/水库中的水资源再分配会带来什么风险;水循环加剧和变异性增加对相应地区有什么影响;如何保护可居住的海岸带;如何更好地量化低概率高影响事件的风险等。
(3)搭建和加固联系。①气候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研究群体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不断变化的气候与当地压力对生态系统及其生态碳储存能力的影响,并优化协同效益。②“自上而下”的气候信息生产和“自下而上”的区域决策之间联系:通过减少社会对气候灾害的暴露程度和敏感性,更好地指导必要的适应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的脆弱性,并提高社区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风险的能力。③科学家、利益相关者和决策者之间的联系:以强有力的气候变化科学和信息为基础,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采取联合和互补性办法,产生协同效益。其中,减缓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协调的政府政策,适应气候变化则需要区域尺度的方法。④科学界和地方社区之间的联系:开发一种更有效的“自下而上”的方法,既要考虑当地的复杂性,又要提出简单的解决方案,使当地社区能够理解自己的处境。
 
需要采取的行动
 
全球和区域尺度的气候信息充足,但缺乏实际行动。然而,经历气候影响的局部地区,即使可靠的气候信息有限,也有采取行动的意愿。因此,资源决策方与受影响方之间产生了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并确保作出科学的决策,需要采取如下优先行动:①解决在观测网络能力建设、历史数据的获取和对许多最脆弱地区的极端事件进行事件归因研究方面存在的重大差距。②更好地将决策背景、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以及非气候压力因素纳入到研究设计、信息建设以及与决策者的沟通中。③投资高脆弱地区的气候能力建设,以开发当地可靠的、与决策相关的气候信息。④评估适应措施的有效性,确保成果得到证实。⑤协调因气候信息来源而产生的矛盾,并改进传播和实践方式。⑥建立更好的跨学科资源、区域间、区域内的知识伙伴关系,以解决信息匮乏问题。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气候变化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21年第23期,秦冰雪 编译.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