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世龙是最年轻的新晋院士,算出中国碳家底,从此国际谈判我们有了底气

文章来源:我是科学人碳交易网2021-11-23 11:20

他是最年轻的新晋院士,算出中国碳家底,从此国际谈判我们有了底气 原创 我是科学人 我是科学人
 
历届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时,名单中最年轻的那个,历来都很受瞩目。
 
从事金属纳米材料及亚稳材料研究的卢柯,他入选院士时年仅38岁;从事有机化学研究的麻生明,他当选院士时年仅40岁;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邵峰,当选院士时只有43岁……
 
今年的“最年轻院士”,落在了45岁的朴世龙身上。
 
作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教授,朴世龙的重点研究方向是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等。而这个研究方向,让他在2020年获得了“科学探索奖”的300万元奖金。
 
什么方向?能值300万奖金?
 
碳循环,指的是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以及水圈中不断循环交换的过程。这个循环过程,是地球能维持一个适宜动植物生长活动温度的关键。
 
一般来说,科学家们在评估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碳排放对地球的影响时,会重点参考全球“四大碳库”的数值——即大气碳库、海洋碳库、岩石圈碳库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碳库。
 
“四大碳库”中,大气碳库的大小是最小的,其主要作用是承担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纽带;海洋碳库决定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岩石圈碳库是“四大碳库”里最大的一个,周转时间也它们当中最长的……至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因为它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则一直是“四大碳库”中最难估算数值的一个。
 
而朴世龙的研究方向,也正在此。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再通过生物过程将它释放回大气的过程。
 
它的难点在于,想拿到一个有关这个过程的准确数值,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
 
比如,全球50%以上的植被碳和近1/4的土壤有机碳贮存在于热带森林和热带草原生态系统,另外约15%的植被碳和近18%的土壤有机碳贮存在温带森林和草地,剩余部分的陆地碳蓄积则主要发生在北部森林、冻原、湿地、耕地及沙漠和半沙漠地区。想知道某个地区或国家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储值,就得把这些综合因素合并考虑进去。
 
再加上植被碳库和土壤有机碳库中还包含不同的子碳库,其周转时间或长或短,这些都对这一领域的科学家造成了不小的挑战。
 
 
 
朴世龙不怕这样的挑战。
 
从研究生时期跟着导师进入这一领域后,他就一直想找到一个针对我国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碳收支估算方法。通过大量的资料核查、地面观测和遥感观测,再结合碳循环模型和大气反演模型,终于被他找到了一种估算方法,填补了全球碳收支的主要空白区。
 
2017年以来,他本人多次被评为地球科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算出中国碳家底
 
对于我国来说,朴世龙这项研究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能算出我国的碳家底,也就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数据。
 
要知道,人类步入工业化社会以前,全球的碳循环基本上能维持在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但到了近代社会,人类的各种工业活动巨大地影响了这一平衡状态,使自然环境需要额外吸收因人类排放出的大量的碳。人们耳熟能详的“节能减排”“碳中和”等概念,都是基于这个提出的。而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碳排放量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在我们还不能准确提供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数据时,西方国家经常把“碳排放量”当成打压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并用所谓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即被陆地生态系统吸收掉的碳量)来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碳排放额度。
 
朴世龙通过研究发现,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开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平均每年增加约1.9~2.6亿吨。通过公式计算,这个数据可以帮我们抵消掉至少28%~37%工业碳排放量。而这个数据,欧洲只能达到7%~12%。
 
有了这份准确的数据,相当于为我国制定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和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筹码。同时,也为我国参与《京都议定书》谈判增加了底气。
 
 
 
朴世龙很低调,哪怕是此次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也鲜少在媒体上见到他的个人专访。只能从学生评价中拼凑出一个这样的形象:工作狂、完美主义;对学生要求极高,但学生们会为他精心制作生日海报,甚至有学生因为听过他的报告,将研究方向转到气候变化区域生态模拟。
 
这就是“朴神”,朴世龙。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