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表示,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国家,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率大,旱涝灾害交替发生。水资源相对匮乏,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旱涝灾害、高温热浪现象呈现发生频率增加与影响加重的趋势,适应气候变化就是要“趋利避害”。
周兵说,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这一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挑战,要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监测的基础能力、预报的核心技术能力、信息的有效覆盖能力、风险的科学防范能力,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强化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推动智慧气象服务发展,提供智能、精准、互动、普惠的气象服务。
“对公众来说,应注意学习掌握各种气象灾害及泥石流、山洪等次生灾害的预警和防御知识,提升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与能力。”周兵提醒。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