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倒逼机制:以2030年前碳达峰为中期目标,2060年前
碳中和为最终目标
从现在起到2060年的40年,中国的减排是机遇大于挑战,更有能力将最大的挑战转化为最大的机遇。根据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两步走”的战略设想,带头发动前所未有的第四次
绿色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者、领先者、贡献者。
这是一个必须充分利用和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目标导向倒逼机制 。我国以2030年前碳达峰为中期目标、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最终目标,既是硬约束目标,又是阶段性目标,由此分解后提出的各阶段约束性目标和指标主要体现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1—2030年):核心目标为碳达峰,从高碳经济转向
低碳经济。到2030年,我国GDP的二氧化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65%~70%,年均下降率4.5%~5.0%;2030年,非化石能源电力占总电量5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约25%左右;单位能耗二氧化碳强度年下降率由当前1.2%上升到约2.0%;同时,从高碳能源(煤炭消费为主)转向低碳能源(煤炭消费比重明显下降)、从高碳产业(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等为主)转向低碳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高碳经济(
碳排放占世界比重高于GDP(PPP)占世界比重)转向
低碳经济(
碳排放占世界比重低于GDP(PPP)占世界比重)、从高碳社会转向低碳社会。
第二阶段(2031—2040年):核心目标为碳排放大幅度下降。我国基本实现低碳产业经济社会体系。
第三阶段(2041—2050年):主要产业特别是能源碳排放降至趋于零。周大地、何建坤等预测,中国可以在2050年前提前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高峰(疑似有误)。能源转型委员会报告预测,中国到2050年的能耗总量为22亿吨标煤,比2016年水平低近30%;发电量从目前的7 万亿千瓦时增加到2050年的15万亿千瓦时左右,可以实现零排放;其中工业直接电气化占52%,建筑直接电气化占21%,交通直接电气化占9%,制氢和合成氨用电占18%。这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绿色工业革命。
第四阶段(2051-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基本建成零碳产业、零碳经济、零碳社会、零碳国家。
因而,我国要实现减排承诺与目标,至少分为四个十年阶段,需要八个五年规划,分别实现碳达峰、减碳、碳中和的约束性指标,可逐步分解到地方落实到各地,从生产方落实到各部门、产业、行业、大中型企业等,从需求方落实到消费者。
(二)绿色工业革命,以碳中和为导向,各行业面临着持久的重大考验
笔者认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本质上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工业化革命,是21世纪绿色能源革命的大势所趋,就需要一场持续的绿色改革,势必会触动并影响能源密集型产业行业部门的短期利益,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去探索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途径,解决过河的桥或船的问题。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我国要实现达峰减排的目标,这就需要以碳中和这一宏大的远景目标作为导向,各个行业都按照这个总目标设计分目标,实行绿色改革、绿色发展、绿色创新、绿色工业革命。因为只有变革,才有出路,所以这对全国每个行业地区来说,都是一场必须面对的持久战的重大考验。
实际上,中国具有发展绿色能源的新优势。
一是中国具有发展绿色能源的丰富资源,特别是绿色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我国青海已经建成了2个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过了10万千瓦的绿色能源基础,其中青海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超过1500万千瓦,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超过1000万千瓦,通过特高压直接输送到中部地区。青海
清洁能源发电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84.0%,处于全国乃至世界前列。同时,青海有可用于
新能源开发的未利用荒漠土地约10万平方公里,可开发光伏电站达5.6亿千瓦。又如,我国水电资源极其丰富的云南,2019年南方电网及云南电网水能利用率超过99%,创下世界最高记录。
二是中国发展绿色能源未来有巨大的潜力,根据能源转型委员会报告,中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只要投入不到1%的土地面积来提供所需的2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而中国的风能资源估计可达34亿千瓦陆上装机和5亿千瓦海上装机,已超过了所需的容量。
三是中国可通过绿色改革,建立世界最大规模的统一竞争的全国性绿色电力市场。
四是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本国居民专利申请国,国际专利(PCT)申请国,为绿色能源、绿色技术等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技术支撑,并分享给全世界。
中国承诺世界实现碳中和的宏大目标已经获得国际能源界的首肯。能源转型委员会报告专门指出,中国实现零碳经济目标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考虑到中国的高储蓄率和投资率,中国有实现该目标所需的投资能力,并且对2050年中国人均GDP的影响也将是非常有限的;同时,追求到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将刺激投资和创新,从而进一步加速零碳发展,这不仅不会阻碍中国到2050年实现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还将大幅改善地方空气质量,并为中国在多个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创造巨大机遇。这充分表明,中国将成为21世纪上半叶绿色能源革命、绿色工业革命、绿色现代化的创新者和引领者,并为世界绿色能源革命、绿色工业革命做出巨大贡献。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