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交易中心落户上海?原来背后还有这样的深意……

文章来源:瞭望东方周刊何欣荣、王默玲2021-08-12 10:28

低碳科技探索

 
全国碳市场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但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绿色低碳科技是推动碳中和的最重要的动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用能越来越多似乎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发更多的电吗?
 
“把每一度电都用在刀刃上”,应对城市用能不断扩张的现实问题,这是上海给出的“绿色”解题思路。前不久闭幕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国家电网上海电力公司展示了一座“虚拟电厂”,它利用人工智能大脑发出指令,以数据为“燃料”、用商业楼宇当“机组”、靠物联网当“机房”,在无形中产出了实实在在的绿色电能。
 
想象一下,当城市用电出现高峰的时候,其实还有不少商业楼宇内有暂时不用的空调主机、无人搭乘的电梯、暂时停运的车库照明等,把电网中许多分散的电力负荷整合起来,聚沙成塔,变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可控制的负荷资源,通过这座“看不见的电厂”,既能“削峰填谷”调配电力资源,又能助力节能减碳。
 
国网上海电力工作人员介绍,这座“虚拟电厂”背后依靠的就是人工智能大脑对用户数据的计算,在此前的一次行动中,不到两天时间,“虚拟电厂”就累计调节56.2万千瓦的电网负荷,减少碳排放约336吨。
 
除了供应端的“黑科技”,在用户端,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选择上海作为其绿色低碳转型的探索实践地。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建立了12个“零碳工厂”,其中有6个都在上海:工厂通过光伏发电等方式,增加清洁能源发电占比;通过自动化与智能制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与灵活性,减少浪费;使用可生物降解的绿色环保材料,践行循环经济……企业还定下自己的“双碳”目标,公司运营层面要在2025年实现碳中和,203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前不久,上海市科委发布了一份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申报指南,其中一个专项主题就是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这也是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科技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低碳科技攻关布局。未来,期待有更多的“黑科技”涌现,助力“双碳”步伐跨步向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