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朝旭:应对气候变化是“时代之问”,不应成为地缘竞争的“气候牌”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陈小茹2021-04-24 15:10

4月22日深夜,外交部就习近平主席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情况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主持,并介绍峰会主要情况及重要成果。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苏伟、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与会,阐释中方气候变化领域重大政策主张,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马朝旭介绍说,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主席的讲话可以概括为“六个坚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和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六个坚持’,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对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实现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远见卓识,展示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环境治理的宽广格局。”马朝旭强调,这是习近平主席站在全人类前途命运高度、秉持对世界人民和子孙后代的责任感、为加强全球环境治理提出的“中国方案”,为处于关键节点的全球环境治理指明了通往清洁美丽世界的金光大道。
 
马朝旭表示,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相互交织,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和现实威胁。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蔓延,使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雪上加霜。后疫情时代如何实现经济复苏、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也必须回答的突出问题和时代之问。在这样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习近平主席出席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对于有报道称,中美在气候领域寻求合作的同时,也在争夺主导权和影响力,双方都想打“气候牌”来实现自己的地缘政治目标,马朝旭回应说:“中国从来不搞地缘政治,更没有兴趣打什么‘气候牌’。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关系着人类的前途和未来,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中国历来主张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并以实际行动推进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马朝旭指出,应对气候变化不应该成为地缘政治的筹码、攻击他国的靶子和贸易壁垒的借口。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都肩负重要使命,中方愿与美方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加强气候变化合作。希望双方在气候变化上的合作为发展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也表示,气候变化是对人类生存、发展与安全紧迫而严峻的威胁,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应对。本月14日-16日,中美双方团队在上海进行的气候磋商取得了积极进展,双方宣布重启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商定今年内共同做好三件事:中方支持美国举办此次领导人气候峰会,美方支持中国在今年10月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双方共同支持今年年底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会议(COP-26)取得成功。中美双方还提出了近期要开展的三项行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八大优先领域,这八大领域包括:一、工业和电力领域脱碳的政策措施与技术;二、增加发展可再生能源;三、绿色和气候韧性农业;四、节能建筑;五、绿色低碳交通;六、关于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合作;七、关于国际航空和航海活动的排放合作;八、其他近期政策和措施,包括减少煤油气的排放等。
 
“中美双方通过气候磋商达成的这些共识,不是说说而已,双方要采取切实行动。”解振华强调,两国要在合作对话的基础之上,在合适时间建立正式的合作渠道,不排除建立气候变化的联合工作组。
 
此外,对于有外媒称中方碳排放目标是否低于预期,马朝旭副部长回应说,中国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应该说反映了《巴黎协定》“最大力度”的要求,也是中方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大决心。据有关机构分析,中方的碳中和承诺,将使全球温升缩减0.2℃到0.3℃——这个力度不可谓不大。同时,中方将用短短30年时间实现从碳达峰过渡到碳中和,意味着中国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需要开展的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马朝旭强调,中国人言必行、行必果,目前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将坚定不移地兑现自己的承诺。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