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数据的现状与挑战
数据可获得性。我们从全国数据尤其是广东数据的抽样中得到一些结果。从数据类型来看,常见的生产数据、主要的能源活动数据较易获得,行业排放数据、企业内部设施级别的数据的获得性稍差一点。
数据的可获得性存在较大行业差异。电力行业的数据最可靠,因为电力行业对能源数据管理严谨。钢铁、化工、石油等行业的数据差异比较大,热值的监测、外部验证的一致性不太好。企业内部设施级别的数据也不是特别理想,这对用设施级别基准法来算的配额而言是挺大的挑战。
数据质量控制。国家已经有相对成熟的质控体系,包括法律文件、技术文件、各种标准,但还不足以满足碳交易这种对数据质量要求比较高的场景,以及监测频次、外部验证的需求。我们认为,每天监测频次应高于一次,达到电厂的每班次的频率的数据是可靠的要求。另外,很多数据实际上有不同的来源,有时候活动量数据和热值测量的数据环节可能不一致,这会造成比较大的误差。全国碳市场和
试点碳市场的指南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规定,否则由此造成的排放量计算误差将在10%以上。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