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内部和国际的碳排放转移

文章来源:中英海绿色建筑产业研究碳交易网2020-11-26 10:58

嵌套网络视角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中国各省内部和国际的碳排放转移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1.jpg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01研究背景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的28%,尽管这种上升趋势在2010年后有所放缓。为控制碳排放水平,中国承诺碳强度比2005年基准降低60-65%,并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随着我国在碳减排方面承担的责任日益重大,从多尺度、多区域的视角对我国碳排放进行系统评估,对于考察区域碳排放和不同类型的碳转移模式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嵌套网络分析,对国内31个省级行政区和184个国家/经济体之间的碳排放流动进行识别,研究了国内关系和国际关系对中国各省/直辖市的国内、国外碳排放流动的影响,为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02中国各省市国内外碳排放流动情况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2.jpg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图1 中国各省市国内外碳排放流动情况(国内流动/国际流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国内碳排放流动方面,总体而言,较大的碳排放流量与中国北部和东部的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河南等省份高度相关。江苏、山东、内蒙古、河北和辽宁是碳排放流出最多的地区,向国内其他省份排放超过70.0Mt;而河南、山西、广东、内蒙古和云南是国内主要的碳排放流入区,其中大部分省份国内碳排放流入量在60.0 Mt以上。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国外碳排放流动方面,与国内各主要省份结构相对多元化的碳排放转移相比,国外碳排放流动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等几个国家和经济体,在东部沿海地区,碳排放的转移流动可以从国内各省追溯到国外。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和上海是最大的跨境碳排放出口国,美国和日本为主要排放目的地,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和辽宁是最大的进口国,韩国和美国为主要的碳排放流入来源。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03中国次区域碳排放转移模式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3.jpg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图2 中国次区域国内、国际碳排放转移模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从图2中可以看出,具有特定国内和国际碳排放转移模式的省份基本上聚集在4个不同的次区域中东部沿海地区是与国外联系的主要地区,可进一步划分为两类次区域:北方地区产生的碳排放用于国内其他省份消费(模式1),而南方地区的碳排放一般外包给国内省份(模式2)。大部分内陆省份在国外碳排放转移方面相对平衡,也可以根据碳排放国内净流动分为两组:碳排放主要来自国内的省份集中在西部(模式3),而碳排放国内净流出省份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中部(模式4)。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04结论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本研究确定的区域分类表明:不仅要考虑区域边界内的碳排放(即以生产为基础的碳排放),还要考虑国内外贸易活动中体现的碳排放。基于以上考虑,需要明确各省市在国内外碳排放转移网络中的地位,特别是在国内外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于不同碳排放转移模式的省份,其碳减排应努力与全球供应链的状态相适应。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例如,模式1中国内外碳净流出量较大的省份对其他省份的碳排放消费压力较大。这些地区迫切需要提高能源效率,引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升级产业结构。模式2中的省份具有连接国内与国外的作用,在平衡碳排放盈余和赤字方面承担着很高的责任。建议进一步调整进出口结构,加快技术创新,建立技术转移机制,加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对于模式3的省份,需要进一步加强先进技术的转移,鼓励低碳产业,完善消费结构,与相对发达地区开展多样化合作。模式4中的省份由于对制造业的相对依赖程度较高,有必要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与国内贸易伙伴的合作。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总体而言,上述目标主要考虑了各省区的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战略定位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而碳减排可通过多区域、多尺度的碳排放控制措施进一步探讨。在一定程度上,碳排放问题与经济发展和贸易关系密切相关,考虑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协调国内和国际碳排放转移流动的关键节点,有助于重新定位碳排放责任,促进技术转移,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文章信息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Mengyao HAN,Qiuhui YAO,Junming LAO, ZhipengTANG & Weidong LIU. China’s intra-and inter-national carbon emissiontransfers by province: A nested network perspective. Science China EarthSciences, https://doi.org/10.1007/s11430-019-9598-3.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