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是如何产生温室效应的?
美国能源部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在2018年4月2日正式发布研究报告,证实了甲烷也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也就是说甲烷也是温室气体中的一种。该研究指出,同样单位的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要比二氧化碳多25倍左右,这是因为甲烷能够吸收更多波段的辐射。
研究发现,大气中已存在的二氧化碳将大多数波段的辐射都吸收了,因此新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只能在波段的边缘继续发挥作用。但甲烷等占少量的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剩下大多数未被吸收的辐射,导致了从地面发射回大气的辐射被严重阻挡了去路,因此温室效应加剧了。
人类在应对气候变暖上任重道远
最新研究指出了甲烷气体产生的几个主要途径,一是工业排放,二是农业排放,三是自然排放。自然排放指的是天然湿地中的细菌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甲烷释放到大气中,在这方面人类能够干涉的能力有限,而工业排放和农业排放是人类可以有所作为的
为了减少工业排放,各国家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清洁的
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为了减少农业排放,人类应该适当减少畜牧量,通过新科技来产生肉类产品。但这两条路并不容易走,尤其是在这个已经深度依赖化石能源和红肉产品的世界,要放弃曾经赖以生存的东西对哪个国家来说都很艰难。
资料来源:
环球科学网 7月16日 《5.96亿吨:全球甲烷水平飙至历史新高》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