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十四五 | 刘世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动能特征及绿色复苏与高质量发展重要路径

文章来源:能源基金会碳交易网2020-06-02 14:46

5月20日-21日,能源基金会组织来自中、美、欧洲、英国的50余位权威经济学家和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专家,在线上召开“全球与中国绿色低碳发展议程高端对话第六次会议——疫情新背景下中国‘十四’规划展望”。20日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发表了题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特征与绿色发展框架》的主旨发言。
 
在“十四五”和以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将会呈现两类特征的交织或融合。一类是常规追赶型经济体固有的特征,另一类则是由发展理念、技术进步和全球化等新因素催生的特征。
 
中国作为做一个后发经济体,具有六个常规特征:
① 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持续上升,比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将由2018年的53.4%增加到74.2%,其中居民消费由38.7%上升到53.8%,居民服务消费则由20.7%上升到40.1%;
② 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比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将由2018年的52.2%上升到66.1%,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享受型和发展型服务业更有潜力,并与制造业转型升级融为一体;
③ 出口增速放缓并趋于稳定,出口中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上升;
④ 城市化进入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阶段,城市人口占比由现阶段的60%上升到80%左右;
⑤ 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并逐步成为主要来源;
⑥ 收入差距扩大进一步影响增长和稳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将成为内需市场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
 
由新因素催生的三个特征则带有明确的时代印记:
①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数字技术实体化、实体经济数字化已成潮流;
② 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成为社会共识,推动发展方式转型;
③ 全球化遭受重挫,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带来新的冲击,但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和调整后的全球化愿景依可期待。
这些时代特征对常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横向”影响力,波及所有行业、地区和具体领域。
 
在此背景下,“十四五”时期中国应确立绿色发展基本框架,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在发展理念方面,要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以人为本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的共同建设,将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对立关系转变为相互包容与促进的关系。激发创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新动能,实现更具活力和竞争力、更加可持续和有韧性的经济增长。
 
在政策目标方面,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将“十四五”规划绿色发展目标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互衔接,为实现全方位、整体性绿色转型提供明确的政策指引。通过经济绿色复苏,为中长期迈向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围绕增强人类健康和福祉,建立综合性指标,具体指标力度保持不变或适当提升,为实现全方位、整体性绿色转型提供明确的政策指引。
 
在重点领域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以绿色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把握疫后经济复苏的战略机遇,推动绿色韧性发展;以城市群和县域城镇化为抓手,推广较为成熟、能够带来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大技术,释放结构性潜能;引导绿色消费;保障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推动陆海联动,综合应对生态环境挑战。
 
在实现机制方面,采取综合措施,考虑短期和中长期目标衔接,完善绿色标准体系、绿色财税体系和绿色金融体系,形成与绿色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激励。推进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形成践行生态文明的合力,建立健全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探索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的生态资本服务价值核算方法,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等绿色市场体系建设。
 
 
短期内要抓住疫后经济恢复的战略机遇,在坚持绿色发展上表现出远见和定力,争取实现绿色复苏。
 
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内涵。拓宽“新基建”范围,涵盖可再生能源、低碳和韧性基础设施、建筑能效提升、绿色城区、绿色技术,避免采用化石能源驱动恢复经济。
支持绿色就业。实施劳动密集型生态公共工程,如植树造林、湿地和海岸带恢复、土壤和水体修复、绿色建筑和房屋改造等。开展可持续农业的大规模培训。
采取综合性保护措施,降低社区脆弱性。强化疾病预防,建立公共卫生早期预警机制,加强应急响应资源保障。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防范集中养殖、野生动物贸易、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破坏及其它因素加剧人畜共患疾病的风险。
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加大污染治理、资源和能效提升及循环经济升级等领域的投入。推动行为方式变革,避免过度消费,转向新的工作方式、平衡的生活方式。
支持多边倡议,强化国际合作。倡导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提出的“整体健康”理念;通过二十国集团等机制支持绿色复苏举措;统一绿色金融分类,鼓励互发绿色债券,通过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等机制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