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Facebook与包括世界资源研究所和耶鲁大学气候变化项目在内的组织合作,发布了气候对话地图,这是一组收集了匿名数据的地图,以突出显示用户在哪里、何时以及多久分享或回应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链接。在去年的预览版之后,研究合作伙伴和非营利组织可以请求使用它,现在它提供了包括数据在内的新信息,并洞察了对话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长。
这些地图可以被组织用来可视化与气候有关的新闻的参与率,进而研究它可能对全球情绪产生的影响。不出所料,研究表明世界各地对气候变化的看法各不相同——根据欧洲投资银行的一份报告,80%的人认为气候变化是不可逆转的,而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这一比例为25%。
与Facebook的其他数据驱动的地图一样,气候对话地图是由一个自动系统创建的,该系统可以提取Facebook上每天的外部链接分享总量,以及对这些链接的重塑和评论/反应的数量。然后系统会在21种主要语言中标记出包含关键词“气候变化”或“全球变暖”的链接子集,这些关键词由人口规模和活跃的Facebook用户数量决定。
每周都会对信息进行匿名整理,在共享链接的人数超过10人的地区,系统
会计算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链接的绝对数量和共享链接总数的相对百分比。结果是一系列颜色编码的世界地图定期更新,其中
绿色区域表示气候变化对话热点,较浅的
绿色区域表示活动较少的区域。
Facebook说,今年9月,它在纽约的联合国大会(U.N. General Assembly)和气候周(Climate Week)期间为几个组织试用了这张气候对话地图;最近,它还与其Data for Good项目的100多名成员共享了这张地图。在此期间的几个月里,Facebook与社交分析
平台CrowdTangle合作,建立了气候对话实时显示(Climate Conversation Live Display),这是一个公共仪表盘,以气候对话地图中使用的21种语言搜索“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
Facebook在一篇博文中写道:“我们很高兴能与气候领域的顶尖研究人员和非营利组织分享这些工具。”“我们期待看到不同的组织如何利用这些地图来为气候辩论提供信息,并提供新的资源。”
Facebook在人工智能和地图方面的工作是在社交网络向OpenStreetMap社区分享了带有人工智能工具的地图之后进行的,它自动完成了一些最耗时的步骤,包括道路、建筑和桥梁的标注。此外,Menlo Park公司最近在阿富汗、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提供了TapiD、RapiD和ai支持的OpenStreetMap编辑工具iD版本,以及ai生成的道路映射。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