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经济账”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碳交易网2020-04-23 10:01

  近年来,全球温度上升导致气候变化事件增加——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农业和生态系统受损、人类健康遭受威胁等等。
 
  即便每一次事件都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但各国在制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时,也不免担忧——承诺的减排量越大,需要付出的成本就越多。气候变化毕竟是全球性的事物,怎么能仅以自己国家经济发展为代价呢?
 
  4月14日,《自然—通讯》上线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各国不完成当前的国家自主减排贡献(以下简称NDC)目标,带来的经济损失将远超为减排付出的成本。到2100年,与实现全球温控目标相比,全球总损失可能达到150万亿~792万亿美元。
 
  这项由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魏一鸣、余碧莹、梁巧梅课题组等团队完成的研究,介绍了一项旨在实现2℃和1.5℃温控目标的最佳全球合作减排策略。此策略有望带来累计约127万亿~616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难题:如何自发减排?
 
  2015年的《巴黎协定》明确提出将全球温升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2℃这一长期目标,并将1.5℃确立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努力方向。同时,还提出了一个动态评估机制,即各国应根据自己的能力逐期加大减排力度。自协定签署后,有170多个缔约方提交了NDC。遗憾的是,研究表明,根据各国现有的NDC,很难实现全球的温控目标。
 
  不少国家出于短期经济发展的考虑,可能会拒绝加强短期内的减排力度,但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日益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魏一鸣团队思考,“如何才能让各个国家自发进行更大力度的减排呢?”
 
  “经济发展和减排目标看似是矛盾的,但其实是一个闭环上的两个系统。社会经济活动产生温室气体,引起自然系统变化,进而又可能给社会经济带来损失。因此,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民众,都要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温升和自然环境,避免损失发生。”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之一、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余碧莹告诉《中国科学报》。
 
  因此,学者们致力于探索和完善气候变化评估模型,以实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平衡。
 
  模型:平衡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
 
  2016年,魏一鸣团队与国家气候中心、国家信息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人员合作,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科研任务,开发了“中国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C3IAM)”,实现了地球系统模式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双向耦合,在复杂动态系统未来可能发展的状态下评估气候政策的影响。
 
  此次的研究,正是基于C3IAM所进行的。
 
  余碧莹介绍,在模型中,综合考虑了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投资水平、消费水平,不同的低碳技术及技术采用程度等对经济成本及排放量产生的影响,再进一步量化这些影响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造成的损失,最终实现二者的双向耦合。
 
  盘点:气候变化的“经济账”
 
  基于C3IAM中的子模块及全球多区域经济最优增长模型,研究人员对全球12个区域、134个缔约方提交的NDC方案进行了分析,发现大部分国家的NDC是缺乏雄心的,这和目前研究的主流观点一致。
 
  研究还表明,到2030年,全球需在现有NDC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190亿~290亿吨CO2当量(即把所有温室气体换算为CO2后对应的值)排放,才能实现2℃的温控目标,需进一步减少280亿~300亿吨的CO2当量,才能实现1.5℃的温控目标。
 
  “所有国家都要加大减排力度。平均而言,中国要在现有NDC的基础上再减少65%左右的碳排放量,日本、美国、俄罗斯、欧盟的这一数字分别为101%、93%、85%、72%。同时,这些大国和地区要在本世纪中叶前实现净零排放,才有可能实现1.5℃的长期温控目标。”余碧莹说。
 
  她表示,实现净零排放是完全有可能的,技术手段包括可再生能源、碳捕集与封存(CCS)、生物质CCS、能源互联网等,市场手段有碳税碳交易等。
 
  如果各个国家都能按照这样的减排策略实施,全球将于2065~2070年间实现扭亏为盈。而到本世纪末,所有国家和地区都会获得收益,其收益占该国2100年GDP的0.46%~5.24%。
 
  收益:远超成本,何乐不为?
 
  余碧莹说,“我们相当于把气候变化的‘经济账’摆在了台面上,各个国家能够明确看出不积极减排或力度不足会面临的损失,而如果加大力度,实现温控目标,又能够获得多大收益。这样,各国或许会拿出更理性的减排方案,从而提高它们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更好地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此次的研究初步给出了各个国家的目标,但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各国认识到全球变暖的严重性,并在低碳技术方面取得突破。需要发达国家为相对脆弱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提供财政和技术支持。”魏一鸣告诉《中国科学报》。
 
  他说,“我们将继续基于C3IAM模型对各个国家的实现手段和应对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具体到钢铁、电力等各个行业,甚至更细化到技术层面。”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