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技术设备自主研发,产业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 开采可燃冰 有望再提速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碳交易网2020-04-02 14:14

可燃冰:从垂直井到水平井,有效提高产气规模

 
“此次试采创新利用水平井开采可燃冰。”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介绍,我国海域可燃冰第一轮试采采用垂直井钻采技术,井筒垂直穿过天然气水合物储层。而此次采用的水平井钻采技术,井筒可横向顺层穿越,与可燃冰储层接触的面积更大,能够有效提高产气规模。
 
然而,相较于垂直井,水平井钻采对技术、工艺和装备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在深海浅软地层中尚无实施先例。由于深海浅部地层松软未固结,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埋深浅,水平井建井面临着井口稳定、井壁稳定、造斜难度大等困难,犹如“在豆腐上打铁,用金刚钻绣花”,是世界性难题。
 
为此,在理论研究方面,中国地质调查局总结分析了第一轮试采获取的647万组数据,完善丰富了“系统成藏”和“三相控制”理论,为本轮试采提供了全方位的理论支撑。另外,通过大量的室内模拟实验和陆地、海上21口井的123次试验,10余次的推演,细化了3000多项施工环节,实现了从垂直井向水平井钻采技术的升级换代。
 
中国地质调查局试采科技团队经过两年多的集中攻关,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掌握了以水平井为核心的32项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了12项核心装备,其中控制井口稳定的装置吸力锚打破了国外垄断,帮助完成了第二轮试采目标任务。
 
据介绍,这些核心装备不仅可为推进可燃冰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而且还可在海洋资源开发、涉海工程建设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将带动形成新的深海技术装备产业链,增强我国“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能力。
 
李金发说,我国2017年首次试采海域可燃冰,抢占了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此次使用水平井钻采技术成功开采海域可燃冰,国际“领跑”优势地位进一步增强。这次试采成功,还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科技团队建设,形成了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核心层,勘探技术所、油气调查中心等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为紧密层,中国石油海洋工程公司、北京大学、中集集团等70余家单位为协作层的科技攻关团队。
 
从探索性试采到试验性试采,推进产业化
2017年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一轮试采完成了探索性试采,解决了“能否安全、连续开采出来”的问题。而第二轮试采完成了试验性试采,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产气规模”的问题,这是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中极为关键的一步。
 
我国海域可燃冰远景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目前通过地质勘查,在我国海域已证实了有两个千亿立方米级的大型可燃冰矿藏。在此次试采的海域,正在积极推进可燃冰勘查开采先导试验区建设,力争建成具有规模产能的资源勘查开发示范基地。
 
此次试采产气规模、开采效率的提升,有望推动我国可燃冰勘查开采产业化驶入快车道。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秦绪文介绍,实现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大致可分为理论研究与模拟试验、探索性试采、试验性试采、生产性试采、商业开采5个阶段。
 
据了解,目前第二轮试采仍在进行中,围绕加快推进可燃冰勘查开采产业化和实施生产性试采,正在进行一些必要可行的试验工作,同时将对此次试采获得的数据和技术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有关成果将择机向社会发布。秦绪文坦言,推进可燃冰勘查开采产业化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下一步还要进行生产性试采攻关,力争尽早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开采,实现产业化目标。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