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创造可持续和可再生的未来

文章来源:网络碳交易网2019-12-26 09:52

随着煤炭和其他可耗尽能源的快速消耗,采用可再生能源似乎是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的唯一选择。自2010年以来,全球能源消耗量增长了2.3%,其中超过75%的能源消耗来自不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储备水平的下降并不是唯一值得关注的原因。我们对这些基于碳的资源的依赖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提高。这些有害气体的全球范围正在持续飙升,预计今年将再次增加2%。 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时代:
 
目前,可再生能源是在不破坏环境或排放温室气体的情况下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最佳选择。此外,由于这些技术通常依赖于自然现象,例如风,太阳和水,因此它们的使用无处不在,并且可以满足我们几代人的需求。
 
毫不夸张地说,可再生资源是我们能源需求的未来。实际上,根据一项研究,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在过去4年中增加了5%。
 
尽管如此,可再生能源领域仍面临着一些挫折,限制了其自由采用。可再生能源完全取决于天气和气候条件。您不能指望太阳能板能在雨季工作,也不能指望风车在无风的情况下发电。可再生资源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呈现出不稳定和能量分配效率低下的问题,这带来了一些电能质量问题。
 
诸如高昂的实现成本,地形兼容性限制以及缺乏了解之类的其他问题阻碍了它们的大规模实施。因此,能源公用事业公司正在寻找可以减轻这些挑战并帮助他们将可再生能源框架整合到现有传输系统中的方法和技术。
 
物联网就是一种允许公用事业这样做的技术。它的各种应用程序都注入了能量监视,遥测和分析功能,从而缓解了这些挑战,并使公用事业公司能够为用户提供不间断的电源。
 
智能电网促进无间断能源供应:
 
智能电网是传统电网的现代变体,其中包括各种智能电器和用于各种操作和能源测量的节能资源。它们注入了IoT功能,使公用事业能够:
 
1)测量电网断电的能耗。
 
2)降低高峰时段的运营成本和电力浪费。
 
3)减少停电的可能性
 
4)检测电压波动
 
但是,智能电网提供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将可再生能源系统容纳到现有的传输结构中。智能电网在能源传输系统中充当管理使能器,可促进不间断电源的流动。 由于可再生能源产生的能源完全取决于日常的天气状况,因此一整天很少从这些能源中提取能源。因此,公用事业完全依靠不可再生的能源为终端用户提供不间断的能源供应。
 
智能电网可以监视流过传输线的电流,并可以计算出传输线上的总功率负载。通过测量端点消耗的能量,智能电网可以计算能量消耗达到峰值时的持续时间。在非高峰时段,可再生能源产生的清洁能源可用于满足能源需求。当环境条件适合特定的可再生能源工厂时,可以执行相同的操作。另一方面,在高峰时段,发电厂可以使用可用的资源,为最终用户提供无波动且不间断的电源。 基于智能电网的物联网生态系统已被多个国家和城市用于支持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让我们看看其中的一些:
 
泰国
 
泰国正在考虑到2037年底通过可再生能源生产其三分之一以上的能源。因此,该国正在改进其方法,以应对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支持电动汽车的普及。为了使其传输系统更加智能和灵活,该国已经集成了智能电网来管理不断变化的能源需求。
 
纽约
 
纽约市正在考虑将可再生能源纳入其能源分配基础设施,到2020年底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85%。纽约州能源研究与发展局宣布拨款3000万美元,以支持那些可以增强将可再生能源整合到纽约电网中的弹性和灵活性。该项目资金将使该市能够将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注入其电网,并为用户提供清洁和无碳的能源。
 
结论:
 
物联网的实施使我们能够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并发展更加可持续和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它减轻了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复杂性,并协助公用事业将其与现有的输电线路整合在一起。
 
它充当了一种技术推动者,可根据总能耗来促进电力供应,并切换电源以促进稳定且不间断的能源供应。此外,它加快了智能电网的发展,提高了清洁和无排放能源的使用。
 
世界各地的国家都在合作以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一些国家和城市已经制定了减少碳排放并建立可再生基础设施的战略。物联网具有其特性和功能,将有助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帮助我们创造可持续的,无碳的未来。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