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侧项目对成本非常敏感,因此,如何降低成本是至关重要的。
储能模块本身的成本通过规模制造即可有效下降,项目开发、建设方面的软成本需要创建可复制的模式进行消减,目前涉及安全和技术标准方面的应用技术还需要统一,产生的成本需要通过产业形成应用规模才能进行摊销。
形成一定规模之前,通过需求侧补偿或构建虚拟电厂参与辅助服务会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个别地区直接补贴光储用户选择先进储能技术也是可以考虑的选择。
用户侧储能发展潜力非常大,但单纯依赖峰谷差价获取收益的用户侧应用对成本极为敏感,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成熟度提高和成本下降同时实现,才能大规模地激活这个市场;短期内用户侧项目需要发展综合能源利用,发展园区储能,以及在数据中心、用户增容等特殊场景的各类应用。而发电侧或电网侧因为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会更能体现储能的应用价值,从政策实施难度来看,发电侧的储能项目更适合部署储能并纳入到电力市场的机制设计中。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