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中国钢铁工业70年发展历程与展望

文章来源:钢铁规划研究碳交易网2019-11-07 13:47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史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钢铁工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实现了世人难以想象的跨越式发展,并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一是坚持市场化改革。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中国钢铁的发展就是得益于市场化改革:市场释放经济活力,极大拉动了钢铁需求,没有稳定壮大和不断升级的内需市场,就不可能有中国钢铁的发展;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引导各类生产要素进入钢铁行业,高效形成了供给能力;市场发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作用,促进优胜劣汰,提高企业发展质量。二是坚持创新驱动。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70年,是管理理念、方式方法和工艺技术不断创新的70年。“鞍钢宪法”“首钢承包制”“宝钢现代化管理”“邯钢经验”等许多管理创新的举措,不仅为钢铁事业腾飞插上了翅膀,也为中国工业发展树立了榜样,一时引潮流之先。工艺技术从平炉到转炉、从模铸到连铸再到近终型铸轧,5000立方米级高炉、300吨级转炉、200吨级电弧炉的建成投产、稳定运行,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未来,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科技创新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三是坚持协调发展。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经历过“以钢为纲”的激情岁月,也经历了追求规模效应的粗放发展时期,钢铁孤军突进,导致产业结构比例甚至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不得不进行艰难的调整,因此,必须秉承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放眼全局、着眼长远,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坚持自主道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必须坚持道路自信,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实际,不能盲目照搬国外技术、国外模式,如不充分吃透中国市场、环境、资源、能源和政策条件,所谓先进的技术、经验也必将水土不服,比如钢铁去产能,就没有受洋先生影响,自主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新路。五是坚持开放合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到20世纪70年代的武钢一米七工程,再到改革开放的产物宝钢和一批技术的引进、消化、再吸收,以及一批合资企业的兴建,直到“一带一路”战略下,钢铁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产能合作,造就了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的“时代楷模”等。事实证明,只有开放合作才能更好发展,产业保护、技术封锁等开倒车的理念、行为是没有出路的。
 
钢铁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满足经济发展、员工就业、社会稳定等多目标要求,实现企业、员工、客户和社会的利益共享,但前提是必须有合理的效益,才能持续下去。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调整优化政策,释放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创造性。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