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业管理倡议ASI年会将在挪威举行,共建可持续铝供应链(ASI绩效标准和ASI监管链标准)

文章来源:全球金属网碳交易网2019-05-13 19:44

ASI标准认证对中国产业和企业有益无害,影响积极,契合国家新发展理念

 
    ASI标准及认证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进铝价值链负责任生产、负责任采购和企业治理,契合国家新发展理念,这对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出口国、消费国来说更是有益无害。国内有些企业由于对ASI标准没有深入了解,认为这可能是国外公司和组织对中国铝行业和中国制造所设置的贸易壁垒,是特别针对中国产业界的。其实不然!
 
     第一,ASI标准及认证没有特别针对中国的内容。ASI认证是自愿性的,是市场推动的,是开放透明的、是多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制定的价值链标准。其中的关于治理、环境、社会的标准准则充分考虑了相关国际公约、国际标准和其他已经实施的全球认证项目要求,并且在合规性中首要强调遵守本国法律。在标准制订过程中也向中国产业链参与方征求意见,标准中没有特别针对中国的标准准则。
 
     第二,ASI关于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会成为中国电解铝企业通过ASI认证的重要障碍。ASI标准要求ASI认证企业公开碳排放数据和产品生命周期信息、环境信息,增加透明度,以让客户和利益相关方知晓,并建立减排和减少能耗的方针和措施。但是,除电解铝企业外,并没有对其他企业规定碳排放具体数值要求和环境指标要求。对电解铝企业,应证明其已具备必要的管理体系、评估程序和运营控制,以限制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在2020年或之前开始生产的电解铝厂,它们在生产铝时范围1和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应控制在每吨铝排放低于8吨二氧化碳当量,并在2030年或更早达到这一目标。对2020年以后开始生产的电解铝厂,它们在生产铝时范围1和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应控制在每吨铝排放低于8吨二氧化碳当量。
 
   因此,从目前来看,ASI对碳排放的要求并不会成为中国合规的电解铝企业通过ASI认证的重要障碍。但是,碳排放强度相对低的企业会有更好的绩效表现。至于是否能进入客户的负责任供应链体系,还取决于客户的选择。
 
    第三,ASI的愿景和使命的符合新时代下中国经济的新发展理念。ASI的愿景是实现铝对可持续性社会贡献的最大化,这与我们国家新发展理念相契合,也是铝产业链、价值链参与者的美好新期待。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中表示:“我们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推动企业在项目建设、运营、采购、招投标等环节按照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进行,同时要尊重各国法律法规。
 
 
    ASI在企业治理、环境、社会方面的标准为铝价值链企业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准则,并以市场化、价值链方式推进实施,有利于改善铝行业及用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有利于营商环境的改善,有利于铝行业、铝企业、铝产品可持续形象的树立,有利于在材料和产业竞争中维护铝材料的有利地位,有利于有责任能力的企业融入全球高端铝供应链和价值链,创造更加效益。
 
    2018年5月,《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标准明确了绿色工厂术语定义,从基本要求、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等方面,建立了绿色工厂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绿色工厂评价通用要求。据悉,铝加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细则也在编制中。该标准与ASI标准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明确了绿色工厂和负责任生产的方向。但是相比较,从标准范围来说,ASI更加广泛;从具体要求来看,绿色工厂标准更加具体。
 
    第四,ASI认证所带来的“绿色壁垒”有利于优化中国铝产业链的营商环境。从已经完成的认证经验来看,通过ASI标准认证,对发展理念好、管理规范的国内企业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难度。重点在于补充完善现有的一些体系和规范,比如信息披露、可持续性数据采集计算、社区等。但是,对于一些管理粗放、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水平低、合规性差的企业来说,会面临很多的不符合项,通过ASI认证会存在较大障碍。这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市场导向,有利于优秀的企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通道”,对接“合规企业群”。如果说这是壁垒,也是“绿色壁垒”和重塑市场格局的商业机遇。在当前铝产业链产能普遍过剩、过度竞争、低价倾销、鱼珠混杂的市场环境下,这一“绿色壁垒”或将给竞争格局带来积极变化。
 
    第五,国外部分来自铝生产商和铝用户的ASI会员的陆续认证,已经给国内部分铝产品出口企业发出明确的认证要求。比如利乐要求铝箔供应商都要进行认证,奥迪、康美包、雀巢、波尔制罐等铝用户也都发出了类似的信号。作为中国供应商,尽快认证势在必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