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极探索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碳排放达峰目标
习近平主席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负责任大国的应有担当。中国确定了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并争取尽早达峰等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目标,这既是我们对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在国内发挥目标引领、倒逼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举措。我们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资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非化石能源、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养护森林增加
碳汇、发展
碳市场等各方面政策措施,努力实现自主贡献目标。
截止到2018年,与2005年相比,中国GDP为90.0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3倍多,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2.7亿;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45.8%,超过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上限目标。2018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14.3%,有望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15%的目标。森林蓄积量151亿立方米,超额完成2020年136亿立方米的森林蓄积量目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国PM2.5、PM10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分别比2015年下降了22%和18.4%,民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全国碳市场已于2017年底启动,首先涵盖发电行业,纳入1700多家企业。
上述数据勾划的轨迹说明,中国正努力走一条经济发展质量日益提高、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碳强度显著下降、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态环境协同效应持续增加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我们将继续遵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确保百分之百兑现自主贡献目标,努力做得更好一些,争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峰并尽早达峰,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