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UT(得克萨斯大学)研究人员撰写,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中的一项新研究探讨了气候、进化、植物和土壤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问题。该研究首次展示了树木种群中气候驱动如何通过改变树木,让其直接与周围的土壤环境产生相互作用。
通过调查17个野生的窄叶杨树种群,研究人员发现温暖地区的杨树种群具有较少的遗传变异。反过来,这种差异会对其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化学成分产生影响。
“未来的气候变化可能降低植物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在遗传变化较小的种群中。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植物可能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和营养物质建立更牢固的关系。这可能就是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UT生态与进化生物学博士候选人、该研究主要作者伊恩·威尔说。
温度升高导致南方树木种群更早萌芽,这种进化方式减少了遗传变异,改变了树木种群与土壤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
“我们认为,随着气候变得更加温暖和干燥,种群的遗传变异减少,树木对与其相关的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库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伊恩·威尔说。
这一发现明确了植物如何在变化的气候下能够继续存在的机制。
“了解植物、土壤、微生物之间是如何随着栖息地的气候变化而演变的,可能会提供有关推动当地适应力因素的信息,同时对氮的利用率和土壤碳储存产生影响。”伊恩·威尔说,“这些研究结果对气候变化研究和实践修复具有直接影响,例如在协助移民和人口管理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全球变化生物学》 编译:唐淼)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