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态环境部“五个打通”
主持人:还有一个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有的记者很清楚,去年3月份您在部长通道曾经说,组建生态环境部有助于实现“五个打通”。大家关心的是这一年来,“五个打通”打通得怎么样了?成效如何?
生态环境部部长 李干杰:谢谢主持人!这也是各位记者朋友普遍关心的问题。去年两会,我介绍了新的生态环境部的组建方案实现了“五个打通”:第一,打通了地上与地下;第二,打通了岸上和水里;第三,打通了陆地和海洋;第四,打通了城市和农村;第五,打通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因此意义很大。
一年来,我们会同相关部门认真严格地遵照中央改革要求,扎实推进相关改革工作,在积极推进相关机构、职能、人员、编制整合优化的同时,我们也着力推进了一些具体的业务工作,尽快地融合增效。应该说一年来的工作确确实实比较好地达成了改革的目标,效果也是比较好的,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应该说基本做到了“表里如一”、“形实一致”。
那么在“表”和“形”,也就是“物理变化”方面,我们按期顺利地与相关7个部门一起,很好地完成了机构、人员、设施的转隶。同时按照中办印发的“三定”规定,我们制定落实了生态环境部“三定”规定的细化方案。生态环境部的“三定”规定情况之前已经向媒体和公众做了通报,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那么在“里”和“实”,也就是“化学变化”方面,我们通过职能的理顺优化、力量的整合凝聚,特别是确保一项工作由一个部门全链条地贯通、贯彻、落实,应该说确确实实产生了“化学反应”,有了“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能量、新的产品,从而推动了我们的一些工作更加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
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知道海洋、河流、湖泊的生态环境保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问题在海里、在水中,但实际上根子是在陆地、在岸上。我们讲开方子吃药,药一定要到根,这样疾病才能治愈。这次我们在两个标志性战役,就是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以及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中,按照海陆统筹、以海定陆和水陆统筹、以水定岸这么一个原则,把入海、入河排污口的排查和整治摆在优先的位置,作为关键一招,作为首要的一项工作来推动。具体是做“查、测、溯、治”四项工作,就是排查、监测、溯源、整治。目前相关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坦率地讲,如果没有这次机构改革,还是像过去一样,“环保不下水、不下海”、“海洋不登陆”、“水利不上岸”,这些“痛点”“堵点”不打通,即使行动计划能够制定发布,相关工作由于分散在各个部门,“查、测、溯、治”恐怕要真正见到成效还是很困难的。
因此,事实已经充分证明,党中央有关生态环境部的组建这一改革决策是非常正确的,确实解决了过去长期以来存在的职责交叉重复、九龙治水、多头管理、力量分散的问题,这也为我们今天打好这些标志性战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会同相关方面,在做好部系统本级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将大力地、积极地指导、帮助、支持、推动地方层面的相关改革工作,力图改革能够不断地释放出红利,切实增进人民群众对于改革的获得感。谢谢!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您在两会期间有没有记者会?
李干杰:有。现在安排是3月11日下午三点有一个记者会,欢迎各位记者届时莅临提出问题。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